龄的探花郎,又是聂豹的弟子,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那不是徐阶么?
如今在翰林院任编修?
海玥道:“东楼之意,是请那位探花郎来国子监讲学?”
严世蕃怔了怔,拍案叫绝:“好主意啊!十三郎果然豪气,这么快就准备拉一位探花郎入会了,我们今日就去翰林院一行如何?”
想想严世蕃拉徐阶入会,还真有些意思,海玥颔首道:“好啊!”
严世蕃劲头十足,赶忙道:“多带几本《西游记》去,既然到了翰林院,我得派一派书!”
海玥摊了摊手:“这恐怕不成,就手抄了那么几部,带出来的已经分完了。”
出琼山之前,他让四哥安排家中的人手,誊抄了几部西游,专门为了赠送亲朋好友。
当时时间紧张,数目不多,原以为考完院试,可以回到家乡,到时候再多多誊抄,结果广州府隐雾村一案后,直接来了京师,存货就相当珍贵了。
如今海瑞一本、黎玉英一本、林大钦一本,陆炳之前是借海瑞的,严世蕃拿的也是海瑞的,海瑞已经够苦了,总不能直接拿走吧!
“那请十三郎再手抄一本?”
迎着严世蕃期待的眼神,一心会的设想终究是自己提出的,海玥也不含糊:“好!等几日吧!”
严世蕃搓了搓手,何止是期待,那是相当期待。
他很清楚,一旦运用好了,西游记何止是一部演义之作?
而海玥作为其创作者,第一部手抄本的纪念意义,那是何等珍贵?
他都想好好收藏!
但是不行。
这部作品十分之珍贵,必须要更重要的人先看。
再过了几日,等到海玥手抄完一部,严世蕃已经说服了崔助教,带上介绍信,一起出发。
如今已是九月底,秋意渐浓,京师的风中已带了几分凉意。
海玥和严世蕃身着监生的青绸襕衫,自国子监而出,穿过繁华的东长安街,朝着翰林院走去。
不需要骑马行车,翰林院位于皇城东南角,毗邻文华殿,与国子监相距并不远。
第2/2页)
翰林院是唐代初置,宫廷供奉机构,里面有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等等人才,但起初是专门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的,并非正式官署,因此地位不高,唐玄宗让李白入翰林院,李白本以为能受到重用,结果大失所望。
而到了晚唐,翰林院逐渐演变为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地位就大大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