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不可思议的真相推导(三更!)(2 / 18)

大明神探1546 兴霸天 17007 字 16天前

成冲击性喷溅痕迹。

而桂载身上毫无血迹,这就可以初步排除了,是他持凶器刺入死者赵晨体内时,割伤动脉的情况。

这还只是个开始,海玥接着道:“除了动脉受创,一旦多次刺击,凶器反复刺入、拔出时,刃面势必会带出血液,随着挥动形成抛甩状血迹,凶手的脸上、手臂都可能出现弧形的血迹。”

“还有就是近身交手,凶手与受害者肢体纠缠,血液可能通过衣物摩擦、手部接触形成转移性血迹,如血色的手印掌纹,血手抓握的痕迹……”

其余人仔细听着,保持沉默。

严世蕃见状,赶忙开口总结:“动脉受创、多次刺击、近身交手,这三种情况都不可避免地沾上大量血迹!”

海玥微微点头:“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可能规避血迹的情况,依旧是三种。”

“第一种,刺入凶器后,固定住凶器,不拔出来,保持静止,血液便主要从伤口缓慢渗出,而非喷溅射出,凶手沾染血迹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种,特定的角度与体位,比如从背后刺入胸腔,死者一下子倒在地上,处于俯卧位后,血液会流向地面。”

“最后一种,则是衣物遮蔽,用另一件衣物,穿在外面或者遮挡在身前,行凶后将之处理掉。”

实际上,即便穿深色的防水材质外衣,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地阻挡血液渗透,但微量的血液仍然可能沾染到内层的衣物上,这种时候就需要通过鲁米诺试剂,检测出肉眼难以观察的血迹。

不过古代没有这种技术,可以忽略。

严世蕃赶忙道:“固定凶器、特殊体位、另有衣物,这三种情况都可以规避血迹!”

且不说这位再度做起了笔记,霍韬都有些震惊了。

海玥接手案件后,重点就是一个字——

血!

这也是桂载是否杀人的最大疑问。

他的身上太干净了,实在不像是行凶的模样。

但只是以此为辩驳,似乎空洞了些。

所以海玥严谨地指出,沾上血和规避血的办法,思路清晰。

霍韬听完,竟觉得很有道理,下意识地看向府衙的仵作,就见仵作也流露出诧异之色。

霍韬想了想,干脆开口道:“诸位可知,我顺天府衙有一位李铁鉴,府衙同僚私称其为‘铁鉴’,因其验尸时目光如铁,能穿透皮肉,直指死因!李铁鉴,你说一说吧!”

第2/2页)

众人齐齐看向仵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