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着,一个高高瘦瘦的助教走了进来,面无表情地宣读名单:“广东,潮州府,林大钦,年十九,补录!”
林大钦激动地站起身来,上前致谢:“是小生!多谢先生!”
助教仔细打量了他一下,目露赞赏:“好文章!好文采!”
“这不是崔先生么?”“是他!监内最有才华的助教!”“听说这位最是严厉啊,从不夸赞学子,这人写了什么文章,值得如此赞赏?”
此言吸引了不少学子的注意,尤其是几个认识这个助教的,顿时大为诧异。
助教称赞了一句,脸色又恢复冷淡,开始报接下来的合格者:“北直隶……”“北直隶……”“北直隶……”
直到第五位,才又听到了那个偏远的地名:“广东,琼州府,海瑞,年十七。”
海瑞起身,神色显然也很激动,上前行礼致谢。
海玥更是由衷为这位弟弟感到高兴。
从这一刻起,海瑞的命运才算是被他彻底改变了,这个年纪的国子监生,怎么也不会再大器晚成,这位既有才干,又能坚守本心的能臣,必然能在更靠前的历史节点绽放光芒!
“怎么回事?”“两个岭南人?”
而当海瑞上前,其他人的眼神已经不对劲了。
国子监内不是没有两广偏远地区的学子,但确实少之又少,而且基本都是以举人身份入监的,从哪里冒出来两个这么年轻的学子,既知道补录的条件,又有这等水平名列前茅?
话说哪里买的考题和答案啊?难不成比他们砸的银子还多?那就亏了啊,毕竟只是入个国子监而已,总不能投入个大几百两……
“北直隶……”“北直隶……”“北直隶……”
海瑞之后,又是京师出身的,理所当然地包揽了第六到第九个名额。
‘不行么?’
就在海玥暗暗叹了口气,认为此次没有希望,得下个月再来时,林大钦和海瑞担心的眼神也望过来时,那位助教顿了顿,终于开口道:“广东,琼州府,海玥,年十七。”
第2/2页)
“呼!”
海玥起身,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他原本都觉得自己没戏了。
其实这也正常,一共十个名额,三个人又没有被透题,全是临场发挥,想要全部考进前十,本来就困难。
反正只要知道了路数,这个月不成,下个月再来,他有信心一定能考进来。
没想到最后一位给自己赶上了。
如此自是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