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太一归寂道痕远,神权悬谜锁诸天;碑言未尽风雷动,万界棋局待何年?(2 / 4)

“溯源虚无之上,穷究存在之根。此行何其难也!”

“纵以此【原初道痕之碑】,映照诸天因果,追溯万古道痕,亦难窥【太古东皇】之全貌,难测其真实之万一!”

“其曰【疑似】,非是碑力有穷,实乃【太一】本身,已然超越了‘确定’与‘可知’的范畴!”

轰!

此言一出,诸天再次哗然!

连这神秘莫测、威能无边的道碑,都承认无法完全测度太一?!祂的存在状态,已经超越了“可知”的界限?!

这……这反而让太一的逼格,在诸天心中再次拔高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甚至令人绝望的顶点!

旁白继续以玄奥的语调,暗示着太一可能的【最终状态】:

“其真身何在?其道归何方?”

“或早已超脱‘存在’与‘非存在’之束缚,复归于那‘道’生之前的【绝对虚无】?正如《道德经》所叹:‘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或已与那更为本源的【大道】合一,化为宇宙运行中永恒不变的【至理】本身,无形无相,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或仍存于某不可知、不可测之维度,于时光长河的源头,默默注视着诸天演化,万物轮回,其目光或许从未离开?”

“其状惚恍,其意难明。是故,谓之【疑似】!”

伴随着旁白的阐述,道碑之上,那原本象征【太一】的、模糊的光或意之形态,变得更加的虚幻不定!

时而仿佛彻底消散,融入背景的混沌虚无之中,只留下一种“曾经存在过”的道韵残响。

时而又仿佛化作亿万万细微的光点,遍布诸天万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生灵的心头,无处不在,却又无法捕捉。

时而又凝聚成一道极其遥远、极其模糊、位于无穷高处的金色眼眸虚影,淡漠地扫过诸天,却又瞬间消失,仿佛从未出现。

……

这种种变幻莫测、相互矛盾的景象,更加印证了太一状态的【不可知】与【不可测】,让所有试图窥探其真相的存在,都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与敬畏之中。

盘点至此,关于【太古东皇·太一】的直接信息似乎已经告一段落。

但是,道碑并未就此沉寂!

它并未给出答案,反而以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向着诸天万界,抛出了几个足以引发无穷探索、无尽争斗、甚至可能改变未来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