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灵光一闪(1 / 4)

虎贲郎 中更 3462 字 4天前

飞蝗自太行山而来,雀鼠谷的飞蝗比九泽周边还多。

这种奇异景象传到中都行营,公卿们更是坐不住了。

中都这里也有飞蝗,数量明显很少,又被沿途的网墙、营火杀伤。

所以军民男女在田间扑打蝗虫时,还有一种能战胜蝗虫的样子。

不像原来,蝗虫铺天盖地,仿佛能吃人一样,令人绝望。

粮食就是命,就是最大的财富。

在抗蝗、灭蝗一事上,上上下下的豪强、百姓都有这个动力。

可每次抗争都是失败的,以至于生出投降主义者。

在天人感应学说之下,迫使其他人也不敢抗拒蝗神。

而今年,抗蝗效果卓群。

在公卿们看来,也不是赵基一人之功,而是蝗灾连续三年,上下吏民已无退路可言。

成功压制这场蝗灾,是背水一战的吏民之功,而赵基也只是被蝗灾、干旱逼迫,不得不抗争的吏民一份子。

故而公卿们看来,赵基还是赵基,不是那个能斩蝗神、抗蝗的奇伟男子。

在这种固有的傲慢之下,公卿们真的有些舍不得离开太原。

都太累了,中都大营内安逸的生活,以及赵基聚集起来的庞大军队,让公卿们不想轻易离开太原。

现在与赵基聚在一起,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只是讨论征讨逆臣高干,还没有正式颁布,就吓的上党几个县主动派人来请罪。

若是与赵基分别,那么再这么搞讨伐高干的事情,可能前脚发布诏令,后脚高干就统率军队杀到朝廷面前。

此刻杨琦甚至怀疑李傕的使者已经开始接触赵基,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各种心思之下,一日给天子讲学之际,杨琦开口:“陛下,平阳侯破太原宗贼,重定匈奴之乱,如此殊功,宜加封赏。”

刘协正捉笔书写,不动声色询问:“朕观赵爱卿有长驻晋阳之意,如何封赏能挽回赵爱卿心意?”

他正在给伏寿写道歉信,自顾自写着,又说:“赵爱卿与元明公皆国家柱石,此前桓典、钟繇等人轻视、怠慢赵爱卿,才惹出兵谏之事。自兵谏以来,朝廷维新,政通人和,所战克捷。此皆赵爱卿维新之功也,确该策以重位。”

杨琦闻言看一眼左右其他人,就拱手长拜:“陛下,爵封万户,迁拜车骑将军,领侍中议政如旧,如何?”

反正,并州刺史、州牧、镇北将军或征北将军这四个关键职务不能给赵基,赵基拿到任何一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