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胡惟庸余党?朱元璋(附身朱棣)剑尖一挑,那封从周王府搜出的密信便如蝴蝶般在空中展开。老朱突然仰天大笑,花白胡子在烛光中乱颤,笑声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黄子澄这蠢货!造假都不走心!
半透明的系统光幕自动弹出,三个猩红圆圈标注着信件破绽:
盖的洪武十五年印——胡惟庸案在洪武十三年就结了,这印比棺材板还新!老朱的指甲在印泥上刮出一道痕,露出底下未干的朱砂
称朱允炆为建文君——年号都没改就急着给人戴帽子?他嗤笑着指向那个僭越的称呼,墨迹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
墨迹用砚台压痕伪装陈旧——边缘还沾着今年新贡的龙团茶渍!信纸角落的茶渍形状,赫然是建文帝最爱的缠枝莲纹茶盏底印
学着点!老朱突然撸起袖子,案上笔墨纸砚如同听到军令般排开。他挥毫泼墨的姿态不像在伪造证据,倒像在指挥千军万马:
用陈年宣纸——马皇后连夜贡献的裹脚布煮出的纸浆,带着淡淡的樟脑味和岁月沉淀的微黄
模仿胡惟庸笔迹——系统兑换的【书法临摹】功能让手腕自动写出已故丞相特有的燕尾顿笔
在信纸缝隙写黄子澄是傻X——用醋调和银朱写成的隐形字,需用烛火熏烤才会显现
锦衣卫千户的眼珠随着毛笔走势左右转动,下巴越掉越低:燕王殿下何时精通...话到一半突然卡壳,像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眼前这魔幻场景。
闭嘴!老朱将假信啪地拍在千户胸前,震得对方护心镜嗡嗡作响,拿去吓死朱允炆!他嘴角咧开的弧度,活像当年往陈友谅战船上扔火把时的模样。
与此同时,南京浣衣局内。
马皇后(小翠)正对着阳光检查一件刚洗好的龙纹中衣。她的指尖突然在衣领夹层处停住——那里藏着建文帝给周王的问罪诏书原件。薄如蝉翼的绫锦在指间沙沙作响,上面的朱批字迹还带着御书房特有的沉香味。
这种绫锦诏书啊...她哼起凤阳小调,皂角泡沫在木盆里堆成小山。无人注意到她正用捣衣杵敲击特定的青石板,那是给隔壁厨娘传递信号的暗号。
操作过程精细如绣花:
用皂角水浸泡——重点照顾大逆不道、着即问斩等关键词,水面泛起诡异的紫色泡沫
拿铁熨斗低温烫平——每熨过一个罪状,绫锦就神奇地恢复成未书写前的洁白
系统兑换【墨鱼汁】重写——新添的忠孝可嘉四字笔锋,与建文帝的笔迹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