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武学至理。
而他参悟的方式,就是观摩太玄经。
太玄经不同于白信所知的所有武学,它的文字和图画都有一种令人着魔的魔力,如果意志不够坚定,便会被魔力俘获,成为不知外事、一心钻研武学的武痴,距离正道越来越远。
而如果能够坚定意志,能够摒除表象,就可以学到其中的绝学,而白信依仗着高妙的精神境界,更可以借助这股魔力淬炼自身武学,将杂乱反复的武学精义一一演化、归纳、吸收……
白信此时所学所知的武学,其实非常繁杂,光是御拳馆中那些武学,就多达数百部之多,极大的丰富了白信的武学底蕴和见识,再以岱宗如何破解、吸收之后,与武学一道上的见识已经达到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地步,刀、剑、指、掌、拳、腿、棍、枪等等,无所不包。
须知,世上任何一门武功,都蕴含创功者当年武学境界以及思想深度,哪怕是一些不入流的拳架子,或者烂大街的三流功夫,也往往是一代又一代的前人花费了无数心血,乃至是生命总结而来的,其中蕴含的武学道理博大精深,需要用心体会。
如此数量庞大的武学,再加上白信所学的各种绝学,这其中蕴含的武学智慧会是何等庞大,哪怕白信以岱宗如何推演容纳,继而融入自身的武学体系当中,也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
功成之日且还遥遥无期!
这时候就显现出来太玄经的重大作用了。
太玄经这门神功神妙非凡,内容包含普天下绝大多数武学类型,完全可以将繁杂庞大的武学融入其中,借由那股魔力将其中精华推演、归纳而出,再尽数融入太玄经神功之中,借由太玄经总纲将这些武学智慧融会贯通,构建成一整套武学体系。
不过,太玄经这门武功固然神妙,有夺天地之造化般的神奇之处,但也绝非完美无缺,仍然属于“有招”的范畴,距离“无招”远得很。
太玄经的终极境界是随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内息,亦不须记忆招数,自然而然地将千百般武学从心中传向手足,遇强愈强,敌人的攻击越强,则反击越强,无可匹敌,所向无敌。
而“无招”境界,却是不滞于物,悟透所有武学的精妙变化,直证招数变换的根源奥秘,一切变化在其眼中都是浮云,一切破绽在其面前都是无所遁形,道在心中,而非手足!
前者的精妙变化俱都在一个规则里运转,始终存在某种桎梏,而后者却是彻底扯开枷锁,招无定型,随心所欲,自然而然无往不利,凌驾于诸多境界之上,傲视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