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2 先执一子(1 / 3)

?汝阳王府一系列的阴险筹谋,暗中布置,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图谋中原武林,貌似来势汹汹。可在殷扬观来,谨慎即可,倒也不用太过忧惧。

双端相争,敌明我暗,总会要占上许多便宜。再者说,对方的计划于殷扬而言尚谈不上了若指掌,可也是大略的成竹在胸。接下去,无非是单方面相机而动,兵来将挡罢了。

多番筹备设局,如今已到图穷匕现的时候,即使以殷扬的克制也禁不住有些兴奋异常。别过押送肥尸、回归江南的殷离四人,殷扬依旧悠闲的重履当年西游之路,这日终于抵达青海边境的一个小镇。

此地交接西域,某派必经之所。再过去,就是莽莽狂沙,融融雪山。

自诩先下一子,已比别人快过几步的殷扬,此番驻留该处,却是为了等待。

根据情报所述,六大门派里面,华山派的人马最先启程,目前也至青海境内。他所等的,正是这批人马。

殷扬虽然一直孤人只影的独自行路,可天鹰教密布各地的下属探子,仍能轻松自如的联络指挥。他不像张无忌般踌躇不决,确已知晓教内的援救计划,实际上早已暗中启动。

殷天正念及旧情,倾力帮助魔教。这事殷扬早在十几年前便有预料。而对明教并无多大感情,更是暗恨当年父亲被排挤东走一事的殷野王,自然极不情愿。只是父命难违,他身为如今天鹰教中的实际掌舵者,亦只得全力运筹。

而殷扬看得更远,知道此役对于殷家、对于天鹰教来说,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天鹰教此时势力迅猛,可相应的,也达到了某个极限。一味的埋头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终究效率太慢。眼下分崩解离,无人领袖的偌大明教,在他眼里实不亚于一块香甜蛋糕,若是下嘴太慢,可就什么都吃不着了……

对于殷天正欲倾全教之力相助光明顶之围,殷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并且,还或公或私的分析形势,相劝己父,目前终是有了眉目。按照他的计划,此次援助无须动用天鹰教的外部八坛,仅用内堂下的精锐弟子足矣。

见到这祖孙俩人的意见一致,殷野王只能无奈认可。十余日前,已带着他天微堂的主力武装从江南出发,分批往西域赶来。

这批人手隐秘集中、苦训多年,本是为了日后造反打仗所用,战力之强,纪律之严,确实远超寻常的江湖人士。就算比较明教下辖的五行旗众,亦是不妨多让!

殷天正则又亲往东海,邀请韩氏夫妇同行。

殷扬看到这个消息,一时间也无法判断,当初的那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