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护府……”
李勉喃喃重复着,仿佛这五个字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猛地抬头,死死盯着司徒明,眼中充满了震惊、疑惑,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恐惧。
“司徒明,你……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李勉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而变得尖利,在大理寺正堂内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麻。
“这可是安西都护府!大唐西北边陲的定海神针!你竟敢说这军饷案与安西有关?!”
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指节发白。
“李大人,稍安勿躁。”
司徒明淡淡地说道,语气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轻轻地将那枚烧焦的玉佩放在桌案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嗒”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大堂内,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枚玉佩,是最好的证据。”
司徒明缓缓说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这军饷案,牵扯之广,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不仅关系到朝廷的财政,更关系到大唐的边疆安危!”
司徒明的话,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谁也没有想到,这起看似普通的军饷案,竟然会牵扯到安西都护府!
“这……这怎么可能……”
一名官员失声说道,脸色苍白,冷汗涔涔而下。
“安西都护府……那可是……”
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后面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司徒明冷冷地打断了他。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想不到的。”
他转过身,看着那具焦尸,目光深邃。
“这具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
司徒明说着,缓缓地走到那架雕花木马前。
他轻轻地抚摸着木马光滑的脊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木马的尾巴,随着他的抚摸,轻轻地摇晃着,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