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为黄巾之乱彻底平息,百姓们终于能从漫长的战火与苦难中挣脱,迎来久违的安宁。
田间的老农放下锄头,望着荒芜后逐渐返青的土地,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憧憬。
集市上,商贾们也开始小心翼翼地摆出货物,期待着生意慢慢复苏。
赵弘、韩忠、孙仲这三个贼首,满心怀着不轨的企图,振臂一呼,竟又聚集起数万黄巾余党。
他们如同恶狼般,所到之处,房屋被大火吞噬,百姓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凄厉的哭声、绝望的喊声、无助的求救声交织在一起,让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哀伤,百姓们再次被拖入了无边的黑暗深渊。
朝廷听闻此事,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天子震惊不已,重臣们忧心忡忡,紧急商议之后,即刻降下诏书,命朱儁率领刚刚得胜的精锐之师前去讨伐。
朱儁接到诏书,神情凝重。
但他自幼深受忠义熏陶,一心报国,此刻更是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传令,召集麾下将士,整顿兵马。
一时间,军营中号角齐鸣,士兵们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出征事宜,战马嘶鸣,盔甲闪烁着寒光,武器被擦拭得锋利无比。
朱儁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宛城进发。
烈日高悬,照耀着这支长长的队伍,扬起的尘土在日光下翻腾。
军旗烈烈作响,“朱”字大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引领着士兵们前行。
数日后,大军抵达宛城。
抬眼望去,宛城城墙高耸入云,厚重的砖石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城墙上戒备森严,贼兵们来回巡逻,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凶狠。
朱儁勒住缰绳,仔细观察着宛城的地形。
他深知宛城易守难攻,必须制定出周密且精妙的战略,稍有差池,便可能损兵折将,让百姓继续深陷水火之中。
赵弘在城中得知朱儁率军前来,吓得脸色惨白,冷汗直冒。他深知朱儁的威名与实力,不敢有丝毫大意,立刻紧急召见韩忠,神情焦急地说道:“韩忠,此次朱儁来势汹汹,你务必带领精锐部队前去迎战,千万不可让他踏入宛城半步!”
韩忠领命,带着麾下最精锐的部队来到城下。
只见他的军队阵容整齐,士兵们手持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盾牌紧密相连,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士兵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决绝,仿佛一群即将扑食的恶狼。
在他们身后,是一排排强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