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童子试(3 / 4)

本身以武立国,文道不昌,所以也不必做作,只求简单实用。

重头戏在于秋闱和春闱。

既然这么简单,那梅呈安在烦恼什么呢?经史百问和算术他不担心,但诗赋嘛,他在烦恼自己要不要抄诗。

首先他背的诗肯定跟范闲没法比,人家只要看过读过都刻在脑子里,他不一样,他没这种金手指,他是早已忘了大半,有些甚至还要别人起个头,他才能触发身体记忆,背出后面的诗句。

诗赋一般是命题作文,以什么什么为题,作诗赋。

一般人都会选写诗,因为简单,字少,当然,你要自信你文笔不错,直接写一篇赋也可以,没人拦你。

扯远了,梅呈安最怕的就是这个命题触发他的身体记忆,让他回想起自己背的诗。

到时候,你说抄吧,考试倒是能应付过去了,范闲醉酒吟诗名场面咋整?万一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写”了这首诗,即便是知道,到时候他喝着酒脑袋不清醒忘了咋整,毕竟能让梅呈安记住的诗,其实跟范闲大部分雷同,因为这些诗词太出名了。

庄墨涵那关过去了,栽到他的手里?

那时候范闲是诗仙,而他则在七八年前就写过这首诗了,那算谁抄谁?他可不想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审视一轮,害羞,要脸。

为了给自己避免这种麻烦,也为了避免给自己偶像范闲添麻烦,如果遇到雷同的诗,直接放弃,能想起写冷门诗最好,想不起来,那只能运用魔改大法了。

拼拼凑凑写出一首诗来他感觉自己还是没问题的,不就是押韵吗?当谁还不是个rapper了。

打定主意,梅呈安放松了下来。

庆国或者说这个世界,没有四书五经,只有六经。

而距离考试还有三天,他得多看看经史子集了。

其实来到这个世界后,也不知道是新脑子好使还是得益于时常冥想的缘故,他的记忆力相较前世确实大幅度提升,过目不忘不至于,但多看几遍短时间内深刻记忆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他敢参加童子试的底气。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这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全家出动送他去明山书院参加考试(明山书院是本次童子试三大考场之一)即便他再三拒绝说自己一个人没问题,但还是被无视了。

明山书院的学生放假三天,考场已经布置好了,考官也是礼部人员。

他的学籍就是这个书院的,有了学籍才有参加童子试的资格,而准考证就是一张盖了院长印章准许参加考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