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结语:写尽伏笔,开始收线(2 / 4)

尽力避免产生太多瓜葛。

赵正北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此,江连横拿到叛军情报的过程也是如此。

张大诗人到底是怎么擒获高、卢二人的,真相已不可考,但的确有零星的史料声称,是一个姓乌的营长供出的情报。

本卷末段,所有主要人物的结局都已铺垫完成,以后不会再有伏笔了。

我可以保证,所有结局都能在前文找到对应。

如果没找到,那就再找找。

尤其是核心主角团的结局,都已在“阴魂阵”和“猜灯谜”中有所交代,大家都看得出来。

阴魂阵的戏词改写过,网上有原版,个人推荐关明月唱的那版,语速较慢,侧重韵味。

猜灯谜的桥段中,灯谜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灯笼、灯谜、谜底、奖品同等重要,如果只是为了突出灯谜,那我就自己原创了,虽然写得肯定不够好,但肯定更贴近隐喻。

为什么非得隐喻?

不是我故意端着,而是都说网文强调互动。

在我看来,这些小彩蛋就是跟读者的互动,都是古人玩儿过的招数,一点也不新奇,更不是所谓的网文独有的特征。

关于结局,我也看过读者在书友群里的讨论,有人猜对了,有人想岔了,倘若综合起来,便已大差不离。

这足以见得,我并非可恶的谜语人。

往后的剧情,大概会比较好写,也不至于过分拖沓。

可能有人会说:快看,这老小子又在吹了。

好,我更新少,我立正挨骂,但我的确也有一番理由,而且也能说得通。

本书目前250万字,共分四卷,但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理应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写清末,风格近似传奇,可以算作前传;下部写民国,风格偏于写实,可以算作本传——横跨三代人,共计三十年。

前传两卷,第二卷是重头,跟我自己比起来,写得很快,原因就是始终都在做减法,加法也有,但不是主要内容。

本传到目前为止,似乎每一卷都没写完,实际从结构上来说,也的确都没写完,接下来才要真正开始收尾。

.

我承认,在最近这两卷的内容中,我始终都在抑制强烈的剧情冲突,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当老张如日中天的时候,江连横会在江湖上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甚至于必须亲自动手。他更没有必要扮猪吃虎,那样太烂俗,而且也说不通。

所以很多时候,我只是交代了他的想法和意愿,并不去详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