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到出租房、平息供货纠纷(2 / 3)

海岛农场主 风漂舟 2177 字 2021-06-20

入住。

房子位于三楼,上下也方便。

马得韬已经去瞧了一趟,与房东谈妥了价格,每月租金一千六百元,这样分担的话就是每人八百元。付款方式也是通行的押一付三。

不过现在那里面还住着房客。八月初合同到期,自己二人才能搬进去。

江逸晨摊开地图瞧了瞧,位置还行,距离春兰路上晴晴的住处也不远,方便照应。于是便同意了,去自动柜员机上取了三千两百元钱交给马得韬,让他全权办理,自己也乐得省心。

*********************************************

秀水巷九号院的千层饼作坊,经过特种调料的加大供应,以及人员、设备的调整。按照计划开足马力,单日产量迅速提升到了一千两百张。

宏光大街上的五位早点铺老板,每天派人前往九号院拉货,早上、中午各一趟。

目前是孙、胡两家每天各一百五十张,另外三家每天各七十张,这样加起来,宏光大街上单日销售的千层饼总数就达到了五百一十张,共计两千零四十份儿。

这个数字乍一看似乎不小,但实际上,由于宏光大街是交通主干道,全天人流车流络绎不绝,这个数量级的食品投放进去,还是分两次,根本不显山露水,至于距离市场饱和那更是差得远了。

各家都没有感到丝毫的销售压力,相反,一、二、三号棚亭的老板们对于不公平的批发分配方案甚为不满,因为孙、胡两家每天拿到的货是自己的两倍有余。大家都是下岗职工,都为国家做了多年的贡献,为企业改制付出巨大牺牲,同属政策优抚对象,凭什么厚此薄彼?为此集体向主管张凤兰表达了抗议之情。

孙素珍和胡老板闻讯后,担心张凤兰顶不住压力,在共同利益的支配下竟然立即摒弃前嫌,组成联合阵线,携手反击。

他们表示现在又不是吃大锅饭的年代了,什么事情都得讲个先来后到,那些单位、公司里面新人和老人的待遇还不一样呢。自己两家最早与鼎香园合作,为千层饼的市场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市场风险。后来者属于典型的坐享其成,按照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当然应该有所区别,这也是天经地义的。

大清早的,双方代表聚集在小院里吵吵嚷嚷,展开辩论会,争执不下。

张凤兰皱着眉头在屋子里听着,这些家伙不光脾气不小,而且估计在国营企业待久了,报告听得多,还一个个能说会道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