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明春发兵,但拓跋珪的意外身亡是个难得的契机,我听说魏主拓跋嗣礼爱儒生,好览史传,采诸经史,该洽古义,兼资文武,且明睿宽毅,非礼不动,这样的人,必得人心,魏国自拓跋珪服食寒食散以来,已渐渐人心离散,各部有蠢蠢欲动之势,我之所以三次大败魏国,首先是兵法韬略要强过拓跋仪、穆崇之辈,另一方面,则与拓跋珪的不思进取有很大关系。
争鼎天下,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拓跋珪小富即安,失了进取之心,才会渐渐国势衰竭,可是拓跋嗣不同,我敢肯定,只要给他三两年的时间,他必然会重新整合魏国各部势力,凝成一股强大的战力,所以我伐平城,宜早不宜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