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二章 拼死一搏(2 / 4)

.后果不堪设想啊,陛下您再看,晋军为纯骑兵,未携任何攻城器具,显然只是前锋,其主力前来至少需要半个月,因此咱们只须在半个月内击溃城下晋军,即可保我大魏无恙,还请陛下稍作忍耐!”

拓跋嗣略一沉吟,便道:“晋人逼人太堪,既然来攻,朕便与他决战于平城之下,传诏给安阳(战国赵地,今陕西榆林西北方向鄂尔多斯境内黄河北岸)贺护,着他领贺兰部来援,倘若击溃晋人,朕允他收拢贺兰全部!”

拓跋屈浑身一震,拓跋珪之所以能立国,有两大部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独孤部,另一个便是贺兰部,拓跋珪弱小时,曾由其母贺兰氏携带投奔了独孤部,但受独孤部酋帅刘显逼迫,只得出逃投奔向贺兰部,后在贺兰部的帮助下,发兵灭了刘显,迫独孤部尊其为主,自此鼎定了一方基业。

这时,拓跋珪、贺兰部与独孤部之间的关系还是同盟关系,拓跋珪为盟主,但在拓跋珪继代王位后,这两部势力也渐渐坐大,反过来对拓跋珪构成了威胁,于是拓跋珪暂时与慕容氏结盟,联手打击贺兰部与独孤部,独孤部率先被灭。

登国五年(公元390年),拓跋珪与慕容麟合击贺兰、高车诸部于意辛山,稍后,铁弗刘卫辰又袭贺兰,迫使贺兰部请降于拓跋氏,次年,贺兰部内讧,燕国兰汗破贺染干于牛都,慕容麟破贺讷于赤城,禽之,降其部落数万,贺兰部落更趋衰败。

至贺兰部贺护时,部民被强制离散,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此时的贺兰部已分裂为三块,一部分归化为了魏人,另一部分归化为了燕人,也就是如今卫风的属民,还有一部分远走西北方的安阳,勉强维持着部族形态,拓跋嗣想招抚的正是这一支。

这也意味着拓跋珪的离散政策彻底失败,贺兰部有死灰复燃,再度壮大的危险,可是国都要亡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拓跋屈也能理解拓跋嗣的无奈,暗暗叹了口气之后,拱手道:“臣立刻撰写诏命,由陛下盖玺发出。”

拓跋嗣点点头道:“走罢,随朕回宫。”

......

既然无机可趁,蒋宣当然不会草率攻城,全军白天操演兵马,夜晚钻睡袋,但城里的牧民们个个恨不绝口,一来没法出城牧羊,二来趁着严冬来临之前,最后一次收割草料的打算也泡了汤,拓跋嗣则抓紧一切时间紧急动员,同时还眼巴巴的盼着贺兰部的援军!

由平城到安阳一千五百里,以轻骑亡命奔跑日行五百里的速度,最快也要三日后抵达,贺护再召集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