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卫风以广州刺史的身份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应该和高平太守直接提起,而是应该先上奏朝庭,由朝庭定夺,可是他偏偏提了,个中的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冯英却也是仿佛没意识到似的,满脸的欢喜模样。
这就是墙头草的好处,有些话不需要明示,一切已尽在不言中!
卫风呵呵笑道:“冯太守,你对朝庭的情况清楚多少,对我的来历又了解几分?”
冯英不急不忙道:“南郡公仰仗父叔余荫,趁将军于山阴与相王父子互相牵制之机,引荆襄强军下都一举入执中枢,而将军因怜悯建康百姓,不欲与南郡公起争端,因此自愿远赴交广,其宅心仁厚,令老夫钦佩不已!”
卫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寥寥数语已经把冯英对自己的投靠心思隐晦的表现了出来,与聪明人交流就是舒服啊!
于是,卫风又道:“置高州虽然重要,但南郡公的心思恐怕不在岭南,是以暂不必提起,这样罢,大概三两年后,本将专为此事向朝庭上表,并于高凉、晋康、新宁三郡中择贤才举为高州刺史,冯太守如有合适人选,切记要推荐给本将啊!”
这话说的,冯英立时眼前一亮,卫风意思他如何听不出?什么举贤才,有资格知出刺高州的不就是三郡太守之一吗?而自己,相比其他两郡太守占了个脸熟的优势,只要真心实意做事,另外再....
冯英很快作下了计议,施礼道:“请使君放心,老夫会留意的,另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卫风示意道:“冯太守有话请直言。”
冯英略一迟疑,便道:“老夫长子冯伦年方十七,读过些文章,为人处事也明白几分,只是至今仍是白身,为人父母者,谁不想子嗣能有个好的前程?老夫今日就厚颜开口,请使君给他个机会,能用,带在身边使唤着便是,若不成器,老夫自会领回好好管教,当然....使君如有难处,老夫并不强求。”
卫风再一次现出了赞赏之色,冯英为长子求官固然不假,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丢个人质下来呢?
“哈哈哈哈~~”卫风哈哈大笑道:“冯太守不必客气,只怕军中艰苦委屈了令郎啊,如令郎真有心,过几日本将与他见个面再做安排,冯太守来一趟也不容易,请先随本将在营里走走看看,今晚摆酒相待,你我不醉无归!”
卫风热情的挽上冯英,招呼着向外走去....
第二天清晨,冯英匆匆回返了安平,又过三天,冯伦前来拜见,经过详细的交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