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短暂急促的战斗结束后二十五分钟,一营离开现场十分钟后一队鬼子闻声赶到现场。
现场的武器弹药已经被整齐的搜刮过一遍,没用的那些也被一营毁掉了。带队的鬼子大队长侦看现场完毕后浑身发抖:“不,这不可能,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这么多兵力。”
搞军事的都明白,想要在敌占区穿插迂回的必定是几百人甚至几十人的精锐小部队。大队长是知道自己手下的作战能力的,哪怕遇到国军精锐的一个团一个旅的突袭,也绝对能支撑一个小时以上,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那是理想,三十年代的话,平均几百发子弹打死一个敌人。
可是从枪声响起没多久就停了,战斗也未免结束的太快太诡异。这可是整整一个中队的日军,四个五十多人小队组成的,虽然没有装备火炮可是有掷弹筒啊,但是听声音十几门掷弹筒明显都没打响。
这完全一般违反战斗规律的场景,给鬼子的大队长带来的心理影响是颠覆性的。如果他们要抓的敌人能在短时间内消灭一个中队的话,那自己一个大队能支撑多长时间?或者说能拖住多长时间?真的能等到赶来围剿的援军吗?就算有援军到来,能得能阻止对方的突围?
果然想得太多是烦恼。
这个大队长显然不知道姬诚的心声:五级战职者组成的队伍,能和一般人类组成的队伍比嘛。
鬼子大队长带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一消息电报临时大本营。换来的却是中将柳川平助的震怒:“一派胡言,我大日本帝国每个士兵都能抵得上支那军十个士兵。小团队协作战斗更是无懈可击,想快速吃掉我们一个中队,就是支那军第八军也是派了一个主力师打了几小时伤亡数百才拿下。如果不是那里有我们还不明白的隐形轰炸机搅乱战局的话,太原和整个山西已经画在我大日本的地图上了。”
柳川平助震怒过后,给搜索的一线部队发电:“封锁消息,加紧追击,死活不论。”
原本柳川平助是想抓几个活口然后虐杀的,现在看来,还是小心一些的好。俘虏嘛,根据经验总是有的——那些支那军人在弹尽援绝或失去长官指挥的情况下往往会大批投降(内战时养成的习惯),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
一营的队伍转了方向之后,换了锋矢阵型。队伍的锋刃由180人的神射手组成以求在最短时间爆发出最大火力面,后面是掷弹手和冷兵器部队。至于几个有敏捷远视双天赋的人才负责队伍的侦查工作。
变换方向在敌人间穿插后没多久,侦查员就报:“前面开阔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