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之境曾言,静功分为四个境界。离生喜乐、静生喜乐、离喜妙乐、舍念清净。”
“我曾于静室之中闭关,抛得所有思绪,是为离生喜乐。静的状态越发深入,是为静生喜乐。而后对静,产生快乐,是为离喜妙乐。如今慢慢连静的感觉也抛却,便是这舍念清净了。”
“道家曾有内景一说~这里,便是我的内景了。心底一切幻想都能实现,美妙异常又无所不能,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舍念清净,无悲无喜!自己心底的幻境,又怎能迷惑的了自己?破!!!”
…………
黑暗~非是一片漆黑,而是忽闪忽现的黑暗。
破出内景的陆明感觉自己睁不开眼,虽然光线时明实暗,耳朵也听得到一些模糊的声音,同时四肢也能微微动弹。
但是他依旧能感觉到,自己现在的虚弱。
“我?又活了?”
这个想法在陆明心中一闪而现,因为这种感觉他经历过。
当年武当山脚下,还是婴儿时的感觉,就是如此。并且当时没过多久,就被陆大牛抱了起来,带回了武当扶养。
“又来了一次~这是轮回吗?不,轮回的话,为何我的记忆还在?不会是那孟婆,独独两次忘给我喝汤了吧?”
“等等!这缓缓开始流逝的!是生命之源?”
陆明想着,快速以道经玄功之法开始截流固源。
道经,以一道字概述全经。
而千般法术,万般变化,只为一途:可得长生否?
当年黄裳逐字对正万寿道藏,无意中悟得九阴真经。
而陆明本就集九阳、九阴残卷、阴阳相济之法、乾坤大挪移、圣火令精要等武学之大成,再观近百年道藏,以求悟道。
终于,前世他在濒临死亡之际。于静生喜乐的静悟中,扑捉到了小腹处最后流逝的一缕生命本源。
内经中黄帝与其师曾言,道家性命双修,性为神,命为身。其中陆明自己的理解为:静功修神,动功修身,而想修身以达长生,则需要理解先天。
陆明曾于孤本的道藏中,看到过另一种说法,人生于母胎,出生之际会有一种名为先天之炁的存在。
这种炁,于胎中之谜先天而生。
出生之后经过一个短暂的时间,便会不停的流逝。经世间之气过五脏六腑流通之后,则将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止其渐渐消散。
而道经之中的起始篇,便是延缓这种先天之炁的流逝。至于彻底阻止以达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