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楚凌筹建忠烈碑、忠烈庙,特设大虞皇家军院,还有着另一层深远考量,那就是文武兼济。
重文轻武,轻文重武,这对王朝统治而言,其实皆非长久之相。
楚凌不希望他统御的大虞,走他已知的种种老路,他想给大虞开创一个全新时代,以使大虞能一统寰宇!!
而想促成此等大势,就必须直击核心才行,文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抡才取士,在一定周期内甄选才俊,以跻身仕途之中,沿着既定的晋升之路向上,这期间或有争斗,或有博弈,其中的佼佼者会位处中枢。
但武的底层逻辑,就只有既定的晋升之路,却没有培养人才的机制,这在楚凌看来是不好的。
一旦出现一次或多次重大变故,负责统兵的中坚力量几近团灭,那么军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断代,这是很危险的。
军队的传承会断掉。
军队的性质会更迭。
甚至执掌军队的核心话语权,就可能在变故中转移走了。
这是楚凌绝不愿看到的。
以文御武,这会使皇权不再完整。
以武御文,这会让皇权遭到威胁。
哪一种都是楚凌所不想看到的,所以要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涉文的要有,涉武的要有,大虞皇家军院就是对标国子监的存在,现在是忠烈之后,致残将士子弟,择优招录进来培养成材。
而在今后啊,楚凌所主导的对外战争,尤其是羽林、上林这些军队在战场立下赫赫军功,楚凌就会干一件事,即在诸道筹建对应军院,或从军中选拔中青代培养,或从民间筛选青年培养,让他们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进修,一旦这件事做成了,大虞一文一武两条腿,就一边齐的交替前行了。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当楚徽一行退回朝班,时任吏部尚书的史钰,从朝班中走出朝御前作揖行礼,而史钰的出现,让不少大臣表情凝重起来。
在一批文武擢升中枢后,其实有不少人就察觉到味儿不对了,而八殿下未及冠,未成婚下,就被天子敕封亲王爵,也让很多人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天子有意为之的,这是在无声表明一点,大虞已经变回来了!!
“讲。”
楚凌言简意赅道。
“启奏陛下!”
史钰神情正色道:“臣幸得陛下青睐,得授吏部尚书之职,臣自安东道赶赴中枢出任该职,心中可谓战战兢兢,臣怕辜负陛下这份信赖,更怕天下人的唾骂!”
“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