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军队还更可怕一点。
除了禁止私自掠夺,还有相当完善的士兵行为操守,约束方方面面。
大概可以参考一部分“骑士美德”,把这东西变成新式军队的标准。
只有拥有足够道德水准的军队,才能获得平民的支持,不然换来的只能是恐惧。
还有军功奖励制度,失职惩罚制度。
精神建设重要,不代表物质支持不重要。
这些都获得菲格辛的赞同。
她二十余年的人生中,还从没遇到过想法与自己同步度如此之高的,额,生物。
每一条建议都完美适配她的需求,这些她都曾考虑过。
当然,也有她从没想过的内容。
比如加强士兵的文化素养,要识字,军官不能只考核战斗力,文化水平也必须纳入考核体系中。
菲格辛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里面的道理。
和工人们也要认字一样,随着技术发展,士兵使用的东西肯定也会越来越复杂,文化水平能帮助他们学习新事物,也能让军官更好地学习新战术。
而且,多读点书,也能让士兵们理解新式军队的理念,不是麻木地服从命令。
不过也有菲格辛一下子没理解的内容。
“强调队列,军容,内务是为什么。”她还没有把这些和提高战斗力联系起来。
“为了提高团队意识和纪律性,这种训练可以让士兵形成条件反射,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可以出于本能地服从,战场中,反应快一秒都很重要。”卓戈解释道。
不仅是菲格辛,质疑队列,内务作用的人其实不少。
认为这是形式主义,除了浪费时间精力之外没有实际意义。
可事实上是,无论哪里,只要是稍微现代一点的军队,都会选择强调这些,只不过侧重点各有不同。
队列行进,叠被子,擦皮鞋,或者是耍花枪,不同军队有不同的“形式主义”。
因为实际检验下来,证明这玩意儿确确实实有用。
“这种精确到生活中小细节的要求,不仅可以提升效率,还能更快地让新兵对群体产生认同,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团结在一起,可是个难度不小的活。”
菲格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好像有点理解了。
在卓戈的一通灌输后,菲格辛已经跃跃欲试,想要马上开始组建她的新队伍,一刻也不想耽搁。
她找回了失去许久的动力。
不过在开始工作之前,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