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成天只会扎进车库,与扳手零件为伍。
他作为家里的父亲,已经缺少对家庭的情感支持,该不会今天过后,连物质支持也要提供不了了吧。
那他可真是个失败的父亲。
胜利号在他面前缓缓停下,车手从上面下来。
“还不错,我有信心把全速再提高两秒时间。”
车手看起来蛮乐观的。
开车的这小子是深水城本地人,从小时候就喜欢速度带来的刺激感,六岁的时候,用块破雪板,就敢滑到六七十的时速。
因此在得知汽车这玩意儿后,立刻喜欢上这种能加速到一百多的东西,并成为本茨专属试车员。
经常能把车开出超过设计标准的速度。
但还不够,是车辆性能拖累了他。
本茨看看手里的秒表,4分22秒,这是一圈的时间。
比赛开150公里,单圈5公里,一共要开30圈。
现在的圈速,就算再提高两秒,比赛时发挥完美,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套三圈。
杆位赛已经跑完了,完全没有意外,胜利号“喜提”最后一名。
本茨现在希望下午的时候前面的车全都撞车,他捡个第一名。
胜之不武,是的,他知道,但是爽。
“本茨先生,咱们为什么不用更快的车来比赛呢?”车手不解地问。
事实上,他们早就准备过比赛,也有更快的车,之前都是用那辆车训练的。
按训练时的水平,不说稳定第一,前三应该没什么难度。
直到卓戈通知他们要用量产车去比赛。
卓戈当时的说法,是就像街头卖刀的,消费者总是买不到商家手里那把一样好用的刀。
而本茨车,就要做到让消费者所见即是所得,比赛用什么车,卖的就是什么车。
所谓的比赛,毕竟是个大广告。
本茨觉得有点道理,但不影响他不想输。
“可能卓戈先生有他的想法吧。”
本茨只能这么回答。
“呦呦呦,这不是传说中的本茨汽车吗?不用魔法的全新汽车,未来交通的希望,时代的车轮!”一个人阴阳怪气地朝本茨这边喊。
那是来自斯莱德工坊的工程师。
这家工坊的魔导车,是杆位赛里最快的。
而他喊的那些词,都是本茨汽车的广告宣传词。
现在本茨听来,无比刺耳。
不过难受归难受,嘴上不能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