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是穷病。
比起生活更艰难的人,他家的条件还算不错,可这种对比要看参照系。
第2/2页)
如果以格蕾丝为参照,那他家和更穷的人家差不多。
差距太小,以至于在格蕾丝这个单位尺度巨大的纵轴上,根本分不开。
贫穷或许比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更可怜。
身体上的问题,会有人同情,虽说他们本身可能不喜欢这份同情。
而贫穷,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上,大家可就要挑他的问题了。
是不是不够努力?
有没有认真工作?
身旁的格蕾丝,也察觉到彼得情绪上的低落。
她这时意识到,自己好像就是魔影中前面的那些面试者。
将彼得视为弱势群体,自以为是地同情。
穿上平民的衣服,尽管这些衣服是顶尖裁缝用昂贵材料手工定做的,只是款式上是平民的衣服。
一起骑自行车,她的车也根本不是工厂里出产的寻常商品。
然后还把自己感动到。
她可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女孩。
却没发现这些带着点表演性质的关怀,也会带来情感上的伤害。
她想和彼得说,是他太敏感了,自己没有那种意思,是想他更好过一点。
不过没能说出口,她想到那些面试者,也是想让病人更好过一点。
出发点一直都是自己。
魔影随后展示了提夫林的生活,混乱不堪的小房间,和一群臭味相投的朋友待在一起,也没个正经事做。
也有家庭,不过家里的弟弟看起来也是一副帮派分子的模样,估计会和其他众多提夫林一样,走上那个提夫林专属就业路线。
混帮派,犯罪,惹到不该惹的人,或者干脆就是某天运气不好,去吃牢饭,出来,继续这样的生活,最后横死街头。
为什么不找份正经工作呢?
画面中的提夫林给出了答案,尝试过,但是找不到。
几乎所有面试官,在看到他种族的时候,就选择拒绝。
哪怕他并没有前科。
性价比很高的做法,既然有的蛇有毒,有的蛇没毒,很难分辨,那就不分辨,直接远离所有蛇。
这么说来,卓戈集团是在做一件好事。
彼得突然意识到他好像完全错怪卓戈集团的动机了。
他们并不是在洗白提夫林,因为他们同时还在悬赏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只给能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