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家大业大(6 / 12)

民国:关东参王 参娃 11851 字 4个月前

了,可以跟着曲绍扬一起,给他保驾护航。

如今,也只能坐守家中,看守后方了。

“有师父在家,给我掌着舵,我出门才能安心啊。

那家里可就拜托给师父了,我收拾收拾,明后天就带人出发。”

曲绍扬一边说着,又给刘东山倒上了酒,师徒二人碰了下杯子,抿一口。

栓柱正是对一切都好奇的时候。

他在旁边瞅着父亲和大哥俩人,喝得也不知道啥玩意儿,滋儿喽一口,滋儿喽一口的,看上去挺好喝。

于是,趁着刘东山不注意的工夫,这小子钻到父亲怀里,端起酒杯就来了一口。

结果这一口酒进嘴,顿时给他辣的眼泪就下来了,哇哇大哭。第2/2页)

经过曲绍扬的一番整顿,鸭绿江沿线村屯的治安,好了很多。

“师父,我得带几个人,去甸子街那边一趟。”

十月落雪之后,该忙的都忙完了,曲绍扬总算有工夫,跟师父凑一起,喝点儿酒,商量事情。

“去甸子街那边干啥?去看二奎娘俩?”

刘东山觉得奇怪,那边离着大老远的,有啥要紧事儿,还必须得过去一趟?

“不光是看二奎娘俩,主要是想去那边参园子,跟那边的大参户,预定一些参栽子和参籽。

再一个,也是去那边趟趟路,甸子街那头离着长白山更近,猎户、参户多,过去收一茬山货、皮张、药材啥的。”

眼下,这摊子越铺越大,但往外拿钱的多,往里进钱的少。

金厂那头,得来年春天才能开工,眼下没进项儿。

山场子只收了一部分定金,暂时能维持收支平衡,得到明年七八月份,木头运到了安东,才能把剩下的款项结回来。

粉坊、酒坊也不用说,都是往里投钱,挣钱还得一阵子。

也就剩货栈这一项,曲绍扬跟陈家兄弟在安东、营口都开了货栈,目前收益不错。

可家里花销大,也不能全指着货栈。

所以曲绍扬就想着,扩大一下经营范围,前往甸子街、濛江等地,收一茬猪鬃、山货、皮张等。

那边地处偏僻,货物运输不便,各类土产虽然多,但是价钱低。

要是顺利的话,应该能挣不少钱。

再一个,曲绍扬还是存着心,想要扩大人参种植面积。

要知道现如今,出口最多的除了黄豆和豆饼之外,就是人参。

如果按价格、每亩单产等来计算,人参挣的钱可比黄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