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祭祖后,赵兴便让百官离开,晚上来宫里赴宴。
然后和父皇一起来到了垂拱殿。
父皇把最近朝中的事物跟赵兴说了一遍。
“这次中原发生叛乱,因为厢军大多被抽调,暂未补充,兵力空虚。被叛军席卷八州上百个县,死于混乱之中的百姓就有数十万,整个中原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太上皇叹息道。
赵兴虽然知道这次损失不会小,可之前一直没有得到具体的统计。
如今得知单单百姓就死亡了数十万,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可看到父皇神色黯然的样子,他不能表露出来,反而安慰起了父皇。
“你不用安慰朕,朕什么事情没有见过,只是这次死亡这么多百姓,朕心里有些不好受罢了。”
太上皇摆了摆手,一脸自责道:“这次是朕大意了,若是把人交给皇城司审问,说不定能够抓到朝中的那些蛀虫和一些巫师教的高层。”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查清楚这件事,不会让这些人逍遥法外的。”赵兴坚定道。
太上皇这次没有说什么不要大肆株连什么的,而是点了点头道:“你回来,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朕到底是老了啊。”
“父皇可不老,您不是说要教导咏哥儿么?”赵兴笑道。
当然了,这话就是说说,赵兴可没打算让父皇来教导咏哥儿。
父皇自己都被那些文官给忽悠瘸了,虽然在很多事情上支持他,可优柔寡断的性子却改变不了了。
自古以来,能以‘仁’为庙号的皇帝,是不是真的仁赵兴不知道,可对于文官肯定是仁的。
毕竟皇帝的庙号,和文臣武将的谥号一样,那都是死后别人定的。
皇帝的庙号就是朝中文官们给定的。
按照规矩,即便是新君都不能插手。
否则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庙号了。
古代以孝治国,哪个新君敢给自己老子,定一个不好的庙号?
在赵兴看来,百姓和文官是两种不同的阶级,一个皇帝得文官拥戴,就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虽说父皇在位期间,确实薄徭役,轻赋税,与民修养。
可他并没有能从根本上缓解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没能解决大宋存在的积弊。
百姓或许感恩,却到不了拥戴的地步。
赵兴可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和父皇一样,被儒家思想给毒害。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的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