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身后的传令兵应了一声,匆匆而去。
“英国公,一开始就使用突火枪是否有些不妥?”
曾公亮皱眉道:“虽然突火枪的射程和普通弓箭差不多,可距离远了杀伤力有限,不如用在关键时刻!”
英国公并没有因为曾公亮的质疑而生气,微笑解释道:“我在前面布置了重盾,辽军不可能以轻骑来冲阵。这支骑兵应该是来试探我们虚实的。前排的重盾高大,士卒只要蹲下身子,那些轻骑奈何不了,因此只能把目标放在第二排举着轻盾的士卒身上。如此一来,杀伤力就够了!”
“后面辽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必然会以重甲在前,突火枪就没有作用了。现在使用,才能将效果最大化,还能挫一挫辽军士气!”
曾公亮没有在他下达命令的时候质疑他,显然是不想影响他主帅的威严。
英国公投桃报李,把自己如此安排的目的详细的解释了一遍。
突火枪的缺点除了装碎石子和火药的时候费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对重甲几乎无效,只能对付轻甲。
辽军冲阵必然是以重甲在前,若是两军搅和到了一起,突火枪更没法用了。
因此一开始就使用,不仅能够造成最大的效果,还能震慑辽军士气。
曾公亮闻言沉吟了一会,惊讶道:“英国公不在前排盾阵之后布置弓箭手,就是想让辽国放心的靠近?”
“不错!”
英国公微笑道:“若是安排了弓箭手和其对射,辽国骑兵必然会保持安全距离。”
“英国公考虑周详,永兵如神,令人佩服!”曾公亮感叹道。
他虽然懂兵法,还曾经编纂过兵书。
在地方任职的时候,更是亲自指挥兵马平过叛乱。
可他只是懂兵法,并没有参与多少战争,将所学的兵法其融会贯通。
“曾枢密使过誉了。”英国公微微一笑。
“英国公就别自谦了,不过我还有一个疑惑,不知英国公可否为我解惑?”曾公亮说道。
“英国公但说无妨。”英国公道。
“此时使用突火枪,辽军吃了亏,又不知突火枪的具体情况,会不会选择退兵?”曾公亮说道。
“不会的!”
英国公笑道:“大军交战不是儿戏,辽国出动数十万大军欲和大宋决战,若是只是吃了点亏,就退兵,必然士气全无。”
曾公亮张了张口,他本想问问英国公为何如此自信。
兵法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