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只要灭掉耶律重元,就会把辽国一半疆域划给他做封地。
萧太后是故意如此,还是真的对于耶律重元的冒犯之言十分愤怒,就无从得知了。
耶律乙辛成为摄政王后,就忙着四处拉拢那些尚在中立的贵族和州刺史。
一时间,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都在四处扩张实力。
而西夏那边,李谅祚得知大宋不愿意出兵后,也熄灭了对辽国动兵的想法,开始着手对高原动兵。
高原居住的都是吐蕃人,但是吐蕃分裂后,各部之间相互征伐实力都不强。
哪里是西夏的对手。
西夏出兵短短半个月,就灭了高原几个部落。
高原各部才不得不放下仇恨,联合起来,对抗西夏的进攻。
即便如此也节节败退。
而大宋这边,年后就开始筹备修建长城之事,春耕结束后,就开始征兆民夫,从各地往北方运输石材和建造长城的各种物资。
此时已经热火朝天的修建了起来。
赵兴从五月就开始了斋戒,为登基做准备。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赵兴也愈发忙碌。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五月十五日,也就是赵兴登基之日。第2/2页)
虽然耶律乙辛没事,但是他的心腹却死了不少。
耶律乙辛能够掌控城内大权,很大原因是因为耶律重元吞兵城外。
事实上,辽皇暴毙后,原本忠于辽皇的势力,分成了三方。
一方是耶律乙辛,一方则是萧太后和小皇帝,最后一方则是中立派。
耶律重元大军压境,为了抵抗他,萧太后才能和耶律乙辛联手。
耶律乙辛一下死了好几个心腹,让他实力大减。
然后耶律重元就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退兵。
耶律重元选择退兵也是无奈之举,要是他儿子没有损失那五万精兵,他也不会选择退兵。
那五万兵马是用来防备耶律乙辛从边境调兵的。
他虽然可以再分一部分兵马过去防备,但如此一来,他手上的兵马就不足以攻破上京城了。
一个不好,还有灭亡之危。
因此耶律重元只能暂时退兵,希望耶律乙辛和萧太后斗起来。
而他就可以抓紧时间,占领一些城池招兵买马。
耶律重元其实也知道想刺杀耶律乙辛很难,事实上他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耶律乙辛的心腹。
耶律乙辛势力大减,无法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