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军工援助(8 / 16)

了,前膛枪已经是落后的产品,现在已经到了后膛枪的时代。

奥匈帝国国内也在研发关于后膛枪的产品,对于现有的前膛枪自然也就无所谓了。奥匈帝国虽然在火炮方面并没有落后于世界,但至少已经是落后于普鲁士人了。

普鲁士人大量采用的钢制大炮在普法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奥匈帝国国内也是有仿制的想法的。

这也是奥匈帝国愿意分享这些技术的原因,毕竟再过几年这些技术也就彻底落后了。

再加上之前和西班牙政府所约定的,未来十年内西班牙在这些武器方面的进步也应该共享给奥匈帝国,算是奥匈帝国的投资了。

当然,既然是投资的话,奥匈帝国付出的肯定不止这么点。

除了步枪和火炮的生产线以及相关技术之外,奥匈帝国还会提供百人规模的武器技术专家,在西班牙驻扎五年的时间。

这才是奥匈帝国真正付出的投资,帮助西班牙快速的掌握步枪和火炮的技术,同时共同合作研发新的步枪和火炮。

这样的合作对奥匈帝国来说是不亏的。用已经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再加上一部分技术专家,换来整个西班牙未来十年在军工方面的进步。

虽然西班牙不是列强,在军工方面也没有太强大的实力,但至少还是有一定的底蕴的。

而且还是未来十年内的技术进步,有奥匈帝国的帮助,西班牙或许能够在武器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当然,就算西班牙在军工方面没有太大的突破,奥匈帝国也是不怎么亏的。毕竟这些落后的产品并不值什么钱,100多人的技术专家也只需用在西班牙驻扎五年的时间。

在卡洛看来,和奥匈帝国的军工方面的合作西班牙和奥匈帝国能够实现双赢。首先是奥匈帝国提供的这100多人的技术专家,对西班牙军工行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甚至有了这100多人的技术专家,卡洛有信心提早研发出西班牙自己的拴动式步枪。

当然,这些技术专家肯定是不会接触到西班牙关于机枪方面的研究的。机枪由自动武器之父马克沁和他的兄弟一起研发,卡洛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方面不需要奥匈帝国的帮助,自然也就不需要和奥匈帝国共享技术了。

在步枪和火炮方面的技术还是可以和奥匈帝国共享的。别是火炮方面,此时还是非常需要奥匈帝国的技术专家帮助西班牙更好的学习目前比较先进的火炮设计思想。

对于这100多人的奥匈帝国专家,卡洛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