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圣主和行宫的安全,而建昌公(李子雄)已经率军进入燕北,涿郡已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段达进退维谷,这种情形下他绝无可能跑来高阳,与大王争功。”
齐王微微摇手,忧心忡忡地说道,“白发闹出的动静太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叛军实力如此强悍,虽然的确给了孤一个推卸责任的借口,但白发却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必遭围剿,而孤也因此受累,圣主为防患于未然,必然阻止孤北上戍边,以免坐大北疆,养虎为患。”
韦福嗣想了一下,劝谏道,“大王,事已至此,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
李百药也适时进言,“大王,如果圣主要围剿白发,大王大可乘机进入北疆,形成戍边之事实,以逆转当前被之局面,而大王一旦抢到了主动,便能倒逼圣主,以北疆局势和南北关系来胁迫中枢,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事实,同意大王坐镇北疆镇戍边陲。”
此言一出,韦福嗣即刻附合,李善衡也是大为赞同。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了,你不要我北上,我就自己杀进北疆,既成事实,到那时假若父子反目,君臣撕破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就是北虏了,这恐怕是圣主和中枢绝对不愿看到的局面。既然如此,圣主和中枢也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先利用齐王的力量来巩固和加强北疆镇戍力量,等到南北大战结束了,击败北虏了,南北关系稳定下来,再腾出手来解决齐王这个隐患,而齐王却因此赢得了据北疆而称霸的时间。
时间太重要了,当初李风云在阐述北上大计时,最担心的就是时间不够。如果他的预测是对的,南北大战将在两年内爆发,那齐王就必须抢时间,今年就必须进入北疆,而目前是最好时机,乘着当前圣主和中枢焦头烂额、顾此失彼,乘着李风云和联盟军队势如破竹呼啸北上,顺势跟进,一蹴而就。
齐王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最坏的局面也就是擅自北上,好在擅自北上的路已经被李风云打开了,他只要下定决心就行。
齐王不再踟蹰不前,时间也的确不允许,机会稍纵即逝,犹豫不起,所以毅然下令,大军急速渡河,今夜必须赶到高阳,子夜前必须击败叛贼,解高阳之危。
因为郝孝德已经承诺,只要齐王渡河,他就撤离,当然也会留下一些人马配合齐王进行一番“激战”,所以这个功劳是板上钉钉,囊中之物,为此齐王就在滹沱河边拟写了报捷奏章,飞报行宫。
韦福嗣、李善衡和李百药私下商量了一下,随即在给李风云的密信中提出建议,如果条件许可,可向幽州做出攻击,以直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