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来护儿和周法尚来说,为回报圣主的信任和恩宠,理所当然?尽全力剿杀杨玄感,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两京局势,但两京局势太复杂,仅从江左人的立场来考虑全局显得较为片面,圣主有何想法和目的,宇文述又持何种立场,两人并不清楚,所以凡事都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以免好心办坏事。[求书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从宇文述在尚书都省议事上的表现来看,他为了以最快度平息这场风暴,向西京方面做出了很大妥协,而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改革将停滞,保守势力将在最高决策层赢得更多话语权。
这出乎来护儿和周法尚的预料,他们以为在水师已经赶至东都战场、基本控制东都战局的情况下,宇文述对西京方面的态度应该很强硬,在政治上对保守势力做出的让步也应该非常有限,哪料事实与他们的预测大相径庭,这让他们惊讶之余也有更多困惑,到底是关陇局势出现了不利变数,比如元弘嗣举兵叛乱响应杨玄感,或者关中有人举兵策应杨玄感,导致西京方面掌握了更多主动权,继而迫使宇文述不得不以牺牲政治利益来换取两京政局的稳定,还是中外大势出现了不利变数,比如大漠北虏为声援高句丽而寇掠长城一线,比如远东诸虏纷纷结盟牙帐背叛中土,导致南北关系急转直下,继而迫使圣主和中枢不得不忍痛牺牲改革成果来换取朝堂上的团结一致对外
。
两人满腹疑惑,但急切间无法向宇文述求得答案。宇文述是中枢最高决策层的核心成员之一,而来护儿是中枢里的军方重臣,周法尚仅仅是卫府里的高级统帅之一,两人与宇文述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正好又分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所以除了正式场合外,大家私下里基本上没有“接触”。现在局势异常紧张,亦是政治上的敏感期,大家都很谨慎,即便有特殊情况,宁愿书信来往,也不愿坐在一起授人以柄。
结果再一次出乎来护儿和周法尚的预料,宇文述竟然在凌晨时分亲自赶到水师大营拜会两人。[超多好看小说]
宇文述说了两件事,其一,他在离开行宫前,圣主提出了动第三次东征的建议;其二,从卫府的立场出,就目前中外局势而言,是否具备动第三次东征的条件,如果条件具备,何时动为宜。
宇文述说的第一件事,实际上解答了来护儿和周法尚的心中疑惑。宇文述之所以向西京方面做出妥协和让步,是因为圣主和中枢在两次东征失利和杨玄感叛乱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