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发出警告,说东都会爆发兵变之时,两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齐王杨喃和其背后的关陇本土贵族集团,因为今日朝堂上不论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还是保守派内部之间的斗争,连遭打击的就是齐王杨喃和关陇本土贵族集团。尔后崔弘升和崔钰也是这么想,毕竟依照正常逻辑,利益损失最大的怨气最大,为了夺回损失的利益,政治手段穷尽之后,当然要用暴力手段。然而,李风云坚持认为,齐王杨喃不是兵变的发动者,这随即让怀疑者们陷入了各种猜想,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李风云危言耸听,故弄玄虚。
现在李风云给出了答案,兵变者是越国公杨玄感。
然后依照这个答案进行推演,结果崔钰和崔九都非常震惊,越国公杨玄感不但有发动兵变的动机和动力,更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并且有实力有把握赢得兵变的胜利。
“你有证据吗?”崔钰强忍住内心的震惊,急不可耐的问道,“事关重大,你要有证据,不能胡乱猜疑。”
“如果某说,早在西征期间,当圣主和行宫人员深陷大斗拔谷之际,杨玄感便有弑君之谋划,可惜功亏一篑,你可相信?”
李风云语出惊人,再次给了崔钰和崔九以强大冲击。
“要证据,你要给儿证据。”崔钰再度说道。
“你要什么证据?”李风云质问道,“你到底需要什么证据?杨玄感和他的同谋们又会留下什么证据?”
崔钰哑口无言。如此惊天秘密,杨玄感会留下证据?可以肯定,这个谋划除了杨玄感和他的心腹同谋,除了兵变的策划者外,根本就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你又如何知道?”崔九问道,“西征期间,你不是在大漠上做马贼吗?
李风云神秘一笑,“你怎么知道,西征期间,某还在大漠上做马贼?”
崔九哑然无语。
崔钰眼前一亮,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如此说来,你一直是秘兵,而马贼这个身份不过是用来掩饰你的秘密而已。”
李风云不予回答,但那句饱含暗示的话,已经足以证明崔钰的猜测完全正确。再联想到大业三年榆林事件爆发之前,李平原就一直是秘兵,本身就很神秘,踪迹全无,如果不是榆林事件影响太大,根本就没人知道李平原是个秘兵,是这起事件的幕后推动者,然后李平原就失踪了,而大漠上多了一个马贼,由此可以肯定,眼前这个中土第一悍贼李风云的确就是赵郡李氏的李平原,而且在他背后的大权贵们的“掩护”下,他还继续做着中土秘兵,并且承担了更为机密的重任,否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