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丨一定要给朕抓紧了,朕可不希望那些官吏连农事都不懂,就知道抱着一本农书在那里叽叽歪歪。”
听到了我这话,房玄龄重重地点了点头。“陛下放心,这方面的事,臣等已经在努力做了,不过,目前来看,这类熟悉农事的吏员还是太少,若非是从退伍军人中获得了一大批人手,怕是会更稀缺。”
“这倒无妨,事情一步一步的来,但是,每一步都要落到实处才是。”
“诺”
“陛下,这是今日午间刚刚收到的……”杜如晦看到那些人都上奏完事务后,凑到了我的跟前,小心翼翼地递上了一份情报。
翻开了看了几眼之后,我的眉头不由得紧皱起来。大臣们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了过来。
“罢了,派人把这东西交给魏尚书,让他派人去查探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嗯,尽快。”我轻叹了一口气之后把情报递还了杜如晦,沉着脸说道。
杜如晦点了点头,大步朝外行去,留下了几位侧目相望的重臣。
“你们也就别打听了,这件事,朕会让你们知道的。”我咧着嘴笑道。
看着这些大臣们离开之后,我疲惫地靠在了榻靠上,每每秋末的时候是最累的,因为秋收这玩意,实在是操心。不过还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现如今,不论是税收,还是粮赋,都有了较高的增长,让本公子可以从容的大搞经济和基础建设。有了收入,就必须投入,这样才能够使得华夏帝国这艘崭新的战车能够拥有充足的动力继续开进。
这是一个循环,必须这么循环下去,这样,华夏帝国才能够在高速车道上飞快的迈进。
之前,曾经有无数的文武大臣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他们并不是反对我花钱,而是反对我如此大手笔的花钱。在他们的眼中,钱,就应该扔在国库里边,由着那穿钱的麻线全部朽烂,那才是国富。
对于这样的道理,本公子哧之以鼻,哪怕是我举了韩城的例子,也没能完全地说服这些家伙,最终,我的耐心打动了这些人,而投入的回报,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更重要的是,这些投入为华夏帝国所带来的利益与好处,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另外,对于大富,或者说对于不再是按照商铺的人头收税。而是按照货物的价值来进行收税之后。
华夏帝国的税收以一种完全是腾飞的架势获得了高速的增长。虽然不少人对此报有极大的怨言,但那不是一般的小商小贩,而是那些世家门阀,又或者豪商巨贾。
但问题是,在收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