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害怕受牵连,只能跑路。
就连没给那位副市长送钱的投资商,也跟风撤资跑路,虽然没送钱的投资商不用担心受牵连,可他们担心投资会打水漂。
由此引发大片的烂尾工程,林城的经济一蹶不振,好几年才缓过来,李达康的晋升之路因此受阻,让高育良先一步进入省委常委。
当时高育良和李达康都是主政一市,高育良守成有余,李达康锐意进取,原省委书记赵立春更青睐能力更强的李达康。
而且李达康还当过赵立春的秘书,李达康跟赵立春的关系,明显要比高育良跟赵立春的关系,更亲近,
要不是林城那位副市长出事带来的连锁反应,李达康大概率能比高育良更快成为汉东省委常委。
所以毫无疑问,李达康希望由省纪委将丁义珍先规起来,尽量将丁义珍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底线是不能影响到光明峰项目。
这些逻辑,高育良懂,但他和李达康不和,俩人在吕州搭班子时结下的梁子,所以他不可能为了李达康,去得罪最高检反贪总局。
不过,高育良终究是老狐狸,他不想和李达康撕破脸,所以他看向季昌明,把球提了回去:“昌明同志,你是检察长,说说你的看法。”
被高育良点名,季昌明只得表态:“抓起来规起来都没问题,但从我们检察的角度说,还是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这样比较稳妥。”
高育良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我明白,还是倾向于先拘起来,是吧?”
季昌明本不想太过得罪李达康,但被高育良这么逼问,只能硬着头皮回答:“是!”
高育良又看向陈海:“陈海,你是反贪局长,也说说你的意见。”
季昌明已经表态把丁义珍拘起来,高育良相信陈海不可能跟季昌明唱反调。
毕竟季昌明是陈海的顶头上司,再怎么着,陈海也不可能公然反对季昌明的意见。
果不其然,陈海附和季昌明的意见:“我倾向于由我们检察院立案侦查,拘!”
高育良嘴角微微上扬,这就叫借力打力,利用季昌明和陈海来反制李达康。
李达康看出了高育良的暗乐,心里也是暗乐,不过脸上却是恼怒的表情。
让高育良尽情地表演吧,李达康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可以达到想要的结果。
祁同伟会做他该做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怕丁义珍落网,肯定会帮丁义珍跑出去。
这正是李达康想要的,丁义珍那种蛀虫,死不足惜,跑出去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