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寡人倒是要看看谁不愿意走了?(2 / 3)

不得不强忍着。

扬州书院自然有扬州书院的规矩,扬州书院是杜甫一手创办,但它背后真正的策划人却是李倓。

李倓开创扬州书院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培养真正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

这扬州书院才开了数月,若是今日这些学生先动手打人,建宁郡王护犊子维护他们,朝廷怎么看呢?

天下其他各道想要求学的人怎么看呢?

卑鄙的人总有一万种方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杜甫坚信,坚守本心,才能一步步走到人生理想之地。

坚守本心,不是为了逞眼前一时之快。

什么最重要?

教书、育人、发展民生最重要,而不是眼前和他们争论谁高谁低。

至少杜甫是这么想的。

他不善交际,不善攻心。

他也不想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些事上。

在他看来,如果加快让一个学生卒业,在某个地方能安一片民生,哪怕只是做一个保长,那也是一片光,能照耀那些家庭。

这样的事,远比和别人去争论、攀比要更有意义。

这就是杜甫,他有一颗慈悲的心。

别人想要得到机会,是做官,是发财。

他想要得到机会,是想要为世人去做一些事,燃起一片光,温暖一片心。

人群安静下来,杜甫对陆斌说道:“在下无才无德,索性大都督垂怜,在扬州有一偏安之地,筑了书院,又承蒙这些学生关照,前来投奔,不求扬名立万,只求安心着学。”

见到这个份上,杜甫居然还如此淡定,顾漕站出来说道:“你既然承认自己无才无德,还开书院,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就是!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朱建呈立刻跟上,后面的人也立刻跟上。

“这就是误人子弟!”

“反正跟着你在扬州书院也学不到什么,我劝你最好把这书院关了!”

“关了吧,都这么失败了!”

“你看你,快四十了吧?”

“其实他们这些人也不用读书,回去种地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属于田地。”

“安安心心种地,踏踏实实、勤劳肯干,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

“还听说扬州书院开设了木匠课堂,这实在是有些荒唐,木匠能当教书先生?”

“那简直是异类!”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对扬州书院的师生指指点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