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足见咱祖先对名字重要性的认识。那时候给孩子起名字是件很大的事情,往往要请村镇上德高望重的族长或是知识渊博的秀才出面,给孩子起上一个五行相配、琅琅上口的名字来。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些都被当做封建迷信给扫进了垃圾箱,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也不再那么讲究了,相反名字更多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像建国,援朝,****等名字层出不穷。
其实起名字应该是很有讲究的。名字的最大忌讳就是不雅谐音。嘟爸在大学里有一个同学,叫白学政,结果大伙儿都喊他“败血症”,够他郁闷的了。还记得咱们国家体操队的世界冠军杨威,嘟爸一直对杨威的父母很有意见,难道他父母就是文盲?
前几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就统计出一些爆笑的人名:刘产、赖月京(男)、范剑、范统、夏建仁、朱逸群、秦寿生(亏他父母想得出)、魏生津、沈京兵,其中最给力最雷人的一个名字:史珍香。
都说名字能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有时想想似乎还真有道理。就看看咱们国家那些领导核心的名字吧:泽.东,泽.民,锦.涛,邦.国,哪个名字不是气吞山河、大气磅礴的,他们辉煌的一生是不是就因为起了这么一个好的名字也未必可知,但嘟爸坚信这个叫史珍香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咱们的领导核心的,对吧。
嘟爸的名字听上去很一般很一般,不过嘟爸当年的心气可高了。记得大学毕业后一次和几个光屁股长大的哥们聚餐,嘟爸被灌的酩酊大醉,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你们以后都只是普通人,俺可是要为全人类做贡献的。”一晃人到中年,那几位哥们早在国内当上这个长那个总的了,只有嘟爸,还窝在美国资本主义大农村里老老实实地做着他的工程师,卧在公司人事金字塔的最底层。记得每次回国,嘟爸和哥儿们见面,那几位老总都会过来,握着嘟爸的手,问寒嘘暖,亲切地问嘟爸:“最近又为人类做了几次贡献了?”臊的嘟爸只能在酒席上借着酒劲胡说八道:“别看你们几位现在混的人模狗样,手下见了你们都点头哈腰,低三下四的,在这儿你们还得认我这个大哥。来,几位一起给你们大哥问个好。”只见这几位老总,齐刷刷站起来,冲着嘟爸双手合揖,齐声喝道:“大哥好!”一下子嘟爸的自尊心得到了十二万分的满足。只是吓着了那位端菜进来的服务员小姐,快把盘子给扔地上了,可能她以为黑社会在这儿开堂会了呢。
满足只是暂时的,有时候嘟爸想起来还是郁闷,尤其是看到母校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