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进攻,最后由阿尔金,罗本结束,在拜仁球员的防守下,荷兰小子打出一个偏离门柱的劲射,威胁到了卡恩的大门,当然却没有改变比分。
有了这次教训,巴拉克不再插的那么靠前了,他决定稍稍后撤。
这并不是莽撞的决定,实际上巴拉克身材很高大,但并不是个蠢人,他却是非常精明。现在球队的进攻很难起到效果,而主教练似乎也没做出改变战术的意思,这时候稍稍后撤,可以适当让拜仁进攻打的更有效率,也能带动其他球员,稍稍把攻击放缓,减少切尔西抢断后反击的压力。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而最主要的是巴拉克想着‘既然这个黑发小子来防守他,那么他也就能防守黑发小子’,这样一来,只要两者之一拿到球,他们就可以做正面的单挑——巴拉克想看看,自己是和这个不到19岁的少年,有多大的差距。
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对巴拉克来说,追求最高水平的足球,就是他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每当想到这个,在激烈比赛中,他那颗紧张的心,却又火热起来。
于是,接下来观众席上的球迷们,就欣赏到了一场一V一公平对决。
巴拉克是拜仁的半个进攻核心,在拜仁的进攻中,他是最重要的人。而王利则是切尔西毫无疑问的进攻核心,他就是进攻的发起者、传接着、甚至是进球者,进攻中的每一个环节他都有参与。
所以,这两个人拿球的次数都是非常多的。
可是,接下来的比赛时间里,这种情况在球场上并没有体现出来——尽管巴拉克已经后撤了,但他仍然拿不到球。
王利并不知道旁边这个大汉的想法,他只依照自己的想法,紧跟在巴拉克的旁边,寻找机会抢断、反击,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当有球员把球传给巴拉克的时候,不管传的再准确,角度再刁钻,有着凌波微步的身法和速度,王利都能直接抢下来。
于是,只是在被防守方面,巴拉克完败。
“迈克尔遇到了麻烦,他拿不到球了……”尽管德国电视台解说员不想提这个问题,可现在球场上,巴拉克和王利两人的对决,吸引了大多数球迷,现在这个情况是显而易见的:“对方的21号小将艾伦.王在防守方面做的太出色了,他居然让巴拉克完全得不到球,这真是不可思议……”
而天空电视台的格雷厄姆则‘坦言’道:“……这两人完全不具有可比姓,在艾伦的防守下,巴拉克无法发挥,因为他都碰不到球,而艾伦则一次次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