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十日,王简已经可以用这御剑术来施展一些比较基础的剑法,比如华山入门剑法。
但是,王简却又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用御剑术之时,许多招式都成了多余,比如防守的招式。
毕竟御剑术其实几乎只需要攻击就行了,防守只是多此一举,所以王简又开始删减着自己所会的一些剑法。
最后,在第二十九日之时,王简已然将适合御剑术所用的招式精选了出来。
适合于御剑术的招式,有华山派的太岳三青峰,可随着攻击借着对方反震之力来叠加剑上的力道,第二剑比第一剑的劲道狠,第三剑又胜过了第二剑。
再然后,那就是墨子剑法之中的以攻代守了,墨子剑法之中的以攻代守虽然目的是在于守,可是招式却是进攻类型的,自然也可以用于御剑术之中。
反倒是以守代攻这一杀招,虽然是用来进攻的,可是招式却都是守势,反而无法用于御剑术之中了。
还有攻守兼资也是,攻守兼资的特点是可以随时转换攻守,但是对于不需要防守的御剑术来说,那就是鸡肋了,只保留进攻部分的攻守兼资等若去掉了精华部分,变得平平无奇了,甚至还不如华山派的一些中等招式好用。
招式方面王简暂时也就只想到了这么多,毕竟东方不败说不定哪天就杀过来了,所以王简这些日子以来的打算是先尽快组合出一套使用的御剑剑法,所以在招式上面,就选择了力量变化类的太岳三青峰与纯外招的墨子剑法中的以攻代守了。
至于而剑法中的核心剑意部分,那就不必改了,这种剑意自从那天顿悟之时,就已经形成了。
这种剑意被王简命名为“诡剑道”,是以弈剑术和兵法入刀为主,可以说都是兵法之道,取自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
兵者,诡道也,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就好比王简把剑随手一扔,等别人以为他没有剑的时候,突然御剑而起,攻其不备,便是一招很简单的诡道诈术,实际上还可以更复杂,算得上是王简以往剑法的一个新的总结。
待到御剑剑法小有所成之后,王简离开了那个练剑的深山老林,来到了附近的一座城市。
王简在深山老林之中独自一人待了一个月,复又回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