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这吴家三爷,怎么姓谢啊?(1 / 2)

龙国的盗墓者,大略分南北两派。

北派是正规军,有专门下地的一套体系方术,还根据不同出身和特性,分为四大门派。

摸金校尉、发丘天官、搬山道人、卸岭力士。

各有其独特之处,在盗墓界的名号也是响当当。

而南派则是一些泥腿子出身,大多都是灾害之下,身无收成的农民。

这些人吃了这顿没下顿,为了活下去,只能刨坟掘墓,挖些坟里值钱的陪葬换口粮食。

南派这些人虽被后人尊称为土夫子,但下地掘墓却根本不讲什么方式方法。

唯一发明的盗墓工具,就是铲体坚硬,可以控制长度变化的洛阳铲。

洛阳铲大小趁手,能铲土劈石,是土夫子的全部智慧结晶了。

一般土夫子下地,都是一家子沾亲带故的。系紧了裤腰带,人手一个洛阳铲,看着黄土包就往下挖,全凭一膀子力气干活。

听上去好像和北派的卸岭力士差不多,同样也是靠蛮力开墓取宝。

但却不比人家卸岭一派成员众多,炮火丰足,电光火石之间,几百号人劈山填海好不痛快。

而秦岭淮河以南,几把洛阳铲,两个火药匣子炮,就是一家南派土夫子下地的工具。

吴叁省的爸爸吴老狗,后来掌管长沙古玩界的‘九门提督’之一,最开始也是这么跟着爷爷爸爸们下地干活的。

当时吴老狗还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跟着爷爷、爸爸和二哥,四人在长沙镖子岭挖出一个大墓。

此墓的盖土带血,异常刺鼻,一看就非比寻常。

墓土带血,在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墓中凶险,但有大财。

二是墓穴为养气所生,专门封荫后代。

无论如何,这种特殊的墓穴,宝贝肯定要比普通坟包放的多。

为了吃饭,一家子爷们也顾不得什么危险,吴老狗的爷爷和爸爸带着他二哥下了地,让吴老狗在上面守着以防万一。

没想到就是那次,墓道凶险,父子孙三人齐齐折在墓里,只剩吴老狗一个半大小子,勉强捡回了条命。

后来等吴老狗翻身发了家,名满天下,直至长最后定居在杭州,还是忘不了这茬。

每次提起这几个折在地下的血亲,都无限悲戚。

虽然吴老狗嘴上总说下地的土夫子朝不保夕,折在哪都是命里有此一劫。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生活平稳了,自然会去回想苦难年代一起走过来的人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