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非洲开发计划(6 / 25)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4300 字 3个月前

崇祯中后期,南洋地区原有的土著国家和地区,被崇祯组织藩镇南下征服并拆散。

交趾北部、暹罗南部沿海地区、马六甲海峡两岸、婆罗洲北部地区、爪哇岛五地由中央朝廷直辖。

其他地区一部分给皇室子弟封藩建国,一部分交给合作的藩镇统治。

崇祯自己分封的藩国,加上后世几代皇帝分封的藩国,传承到现在的海外亲藩还有三十三个。

行礼完毕,老皇帝下令让朱简烜宣读圣旨。

以老皇帝的口吻和角度,说明未来大明本土不再保留藩国,所有现有藩镇必须全部撤藩或者移藩海外。

若是撤藩,朝廷为藩王在京师附近修建王府,未来每年可领取十万银元的俸禄。

若是移藩,可以领取一个师的新装备,在原藩国财政和移民的支持下,到非洲去建设新的藩国。

朝廷支持时间均为二十年,税收支持每两年降低百分之十。

要求所有藩王在三日之内做出决定,上报宗人府等候朝廷进一步的通知。第2/2页)

欧洲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军事装备水平、海上运输能力,都比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土著超过了一个以上的数量级。

在十九世纪末,欧洲人开始全面征服和占领非洲,包括所有的内陆地区。

欧洲人的自信力也膨胀到了一个极限,开始将其他地方的土著视为一种人形的动物,可以放在动物园里面展览的那种。

大明此时的军事装备水平、海上运输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都已经达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水平。

自然也能够相对容易的征服和占领非洲了。

不过大明的这些藩国本身,可没有十九世纪后期的技术水平,也没有相同级别的生产能力。

所以,朝廷会为他们提供栓动步枪师的装备,并保障他们的基本军事后勤。

也能通过对军事后勤的控制,获得对藩镇本身的控制力。

整个非洲大陆都由大明人来主持开发,未来的发展肯定会比前世好很多。

非洲的丰富资源,也能为世界发展起到更多的作用。

朱简烜安排了非洲的开发分配方案,让内阁去准备对应的移藩册封诏书。

时间慢慢来到了七月下旬,反应灵敏的蜀国公父子赶到了顺天府,希望能够提前求见皇太子。

朱简烜对张献忠的印象不算太好,而且自己已经安排好了移藩方案,所以不是很想见他们。

但考虑到,对方提前过来拜见,也算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