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大王可能不知道。”
“此时洛阳附近,用周钱买粮,米价是二百钱一斗,用其他私钱买粮,只要是铜的,当地也认,但是钱价要更贱一些,但是用金陵通宝买粮。”
“斗米价格,在二百钱左右,甚至不到二百钱。”
“当地百姓,称之为吴钱。”
贺先生抬头看着韦全忠,缓缓说道:“大王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韦全忠皱眉不语。
贺先生继续说道:“意味着,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经济民生正在迅速恢复,再这样下去,用不了两年年,斗米价格,甚至可以恢复到百钱以下。”
“这还是中原耕地荒废的情况下。”
“将来中原本地的耕地恢复之后,免了运粮的成本,米价更是会应声下跌。”
“大王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光景吗?”
韦全忠皱眉不语。
贺先生叹了口气:“这极像是开国初年的光景。”
说到这里,贺先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韦全忠把玩着手里的一枚玉佩,看着贺先生,问道:“贺先生的意思是,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打这场仗?”
“在下没有这么说,一切都要看大王自己的判断。”
贺先生看着韦全忠,继续说道:“不过有一件事,大王现在应该很清楚了,那就是关中旧朝廷的官员,不太愿意为大王出力,再加上关外的粮食运不进关内。”
“关中八百里秦川的恢复速度,远不及中原,远不及能够调动山南东道,以及江南道,甚至整个河南道粮食的李云。”
“如果大王,一直观望着不动,不出三年,中原民心向背,便会彻底定下来,到时候哪怕江东军不是大王的对手,大王打进中原,中原百姓举起耙子,举起锄头,也要跟大王拼命的。”
说到这里,贺先生继续说道:“这位李二郎手底下,有相当了不起的内政好手,而且不止一个。”
“江东军的军纪,也要…稍稍胜过咱们朔方军一些。”
听到这里,韦全忠已经彻底明白了,他低头喝了口茶,声音沙哑:“按照贺先生这个说法,那李二根本不需要有什么别的动作,他只需要占住中原两三年,三五年时间,到时候自然成势。”
“他为什么会突然大规模兵力调动?”
贺先生抿了口茶水,轻声笑道:“三个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那位李二郎是个急性子,等不了三五年时间,他想尽快吃下能吃掉的地盘,因此一路往东,准备吃掉平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