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人皱了皱眉头:“你从哪里听说的?”
“回府公,前几天杜使君在府衙召见了我等,在下闲来无事,与府衙的差役们闲聊听来的。”
李云想了想,随即哑然一笑:“你…倒是灵醒。”
他看着姚仲,问道:“你这个性子,这个年岁,怎么也能谋到个一官半职了,怎么至今还是白身?”
姚仲欠身,叹气道:“府公,在大周,要有出身,有门道才成,别的本事,俱无用处。”
“在下,在下也就是有些小聪明,不算是什么大本事。”
李云认认真真的看了看他,摸了摸下巴之后,开口道:“你要留在金陵也成,不过有一点我须得告诉你,你若是选择留在金陵,这个魁首便不能给你了。”
看着姚仲一脸错愕的表情,李云淡淡的说道:“这一科魁首,必须要出去做刺史,这样才好看。”
姚仲明白过来,他站在原地,认真考量了许久,最后一咬牙,低头道:“府公,在下…在下不要这个魁首了!”
“好。”
李云笑着说道:“你真是舍得下,那你就留在金陵罢,不过你能不能给杜使君打下手,我却也不好做主,我一会儿给你写个条子,你拿着这条子,便能见到杜使君。”
“你若是能说服他,便留在他身边帮忙。”
姚仲深吸了一口气,低头道:“在下,拜谢府公!”
李云也不废话,给他写了个能够通行金陵府衙的条子,就让周必将他送了出去。
之后,礼科文章写的最好的常州徐珅,被带进了李园。
第二天,这位徐姓年轻人,被点为这一次文会的魁首,授和州刺史。
一时间,消息震动整个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