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寻个机会,锻炼锻炼这些新兵。”????周贵抬头,认真的看了看李云,片刻之后,才问道:“李使君不会使诈罢?”
“我使什么诈?”
李云微笑道:“坦诚一些说,现在其实是我占据了主动。”
他低头喝茶,然后缓缓说道:“我知道庐州是东南门户,周大将军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周大将军依旧没有在庐州布置重兵,你们平卢军的主力,现在去了哪里?”
“恐怕精力都在河南道,或者河北道上罢?”
李云轻声说道:“关中快要见分晓了,此时的周大将军,比我要着急。”
这才是如今李云与平卢军之间真正的形势。
李云忙着在江南道扩张地盘,扩充军队,半年以来,那位周大将军,当真就在闲着吗?
他定然也要以青州为核心,往外扩张地盘,同时,尽可能的募兵征兵,毕竟在那位周大将军心中,他真正的对手乃是北边的范阳节度使。
关中那场“分餐”,他没有能够参与进去,便只能趁着这段时间,在地方上尽量强壮自己,至少让平卢军,成为与范阳军一个体量的存在,成为雄据一方的一方诸侯。
而在这个过程中,周绪不想,也不可能跟李云死磕。
毕竟等到关中尘埃落定,那位范阳节度使,什么样的圣旨都能从兜里掏出来,到时候平卢军与范阳军,随时可能会爆发战事。
周绪需要尽快吃下更多地盘,尽快消化更多地盘,这个时候,他甚至已经默认了江南是李云的地盘。
要不然,庐州这种事情出了之后,到金陵的便不应该是周家的家人周贵,而是平卢军的战书了。
周贵愣神了一会儿,才感慨道:“李使君…年纪轻轻,真是厉害。”
对于这种吹捧,李云已经相当平静了。
这段时间他在金陵,有时候需要见不少本地人,或者外地过来拜访,以及那些来投奔他的人。
拍马屁的话,他已经听的太多太多。
“说说条件罢。”
“往后三年,我家大将军与使君,互不相犯,庐州以及扬州,包括下属各县。”
周贵看着李云,沉声道:“都交给李使君。”
李云想了想,开口道:“三年时间太长了,真定下三年,我不一定会守约,周大将军更不一定会守约。”
“一年罢。”
李云微笑道:“一年之内如此,一年之后,各凭手段。”
一年之内,平卢军会面对来自于范阳军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