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朝堂当中好像改变了很多东西,但也好像什么都没改变。
归根结底,结果总是好的。
就在赵穆班师还朝的这段时间,周围的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吐蕃方面。
吐蕃诸部在大理,西夏两国的夹击下一败涂地。
吐蕃赞普带着宗赞王子等人仓皇逃离了国都日光城。带着吐蕃国的宗室西逃。
高升泰父子如今已经入主了吐蕃王宫。并且让周围的土司们臣服。
而西夏国方面已经占据了吐谷浑的故土,在那里建设起了新的西夏国。
西夏国和高升泰父子以怒江等河流为界,与大宋的川西军,彻底将富庶的吐蕃东部瓜分完毕。
并且双方都已经派遣使者入京,请求大宋天子册封。
而哲宗和赵穆有言在先,也都很爽快的册封了他们为大宋的藩属国。只不过他们的国家地位比大宋第一個藩国大理国矮上一节。他们虽然也可以自定年号,但对内只能称王不能称君。
而大宋给他们的正式封号也是国主。但是给大理国的却是大理王。
至于辽国那边,现在是一个脑袋两个大了。他们这一次不但没有帮上什么忙,甚至还折损了三万骑兵和数名大将。
如今西夏国臣服,吐蕃自身难保,大理国完全倒戈。之前辽国策划的四国互保,四国分宋的计划也彻底破产。
而且让二赵反目的反间计,也被这君臣一心轻易化解。而因为赵穆打得太快,西夏投降的也太快,辽国的军队还没有彻底调动,完成全面入侵的准备,西夏战事就已经结束了。
如今辽国群臣皆是如坐针毡,他们真的害怕了。
害怕大宋下一个就收拾他们。
不过辽国朝中倒也有一些乐观派,那就是他们看到了此次宋军征伐西夏,秋毫无犯,还能给西夏国另觅一地存国。他们感觉以后就算宋辽开战,那么他们也能同西夏一样。
虽然现在辽国内部十分的惊惧,但宋辽之间刚刚达成了新的澶渊之盟,现在双方都没有翻脸的意图。辽国方面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很快,哲宗给赵穆准备的接风宴席就结束了,文物群臣,皇亲贵胄们也是该回府的回府,该回衙门的回衙门。
梅兰竹菊四人也是先行回岐王府了。
而赵穆则是被哲宗叫到了后宫的汤浴当中,一来让赵穆解解乏。二来哲宗在私下里还是有些事情要跟赵穆商量的。
在宫中的玉泉楼中,君臣二人各自泡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