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缅北战纪:三等人的历史地位(2 / 3)

沿着孟河返回P村然后直接退回抹谷……

这样的话就可能被东煌军队抓住就机会,让他们再次南下占领江口桥头堡。

如果真是那样,即便您多了这两重装营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消灭包围圈里的敌人,反而撒出去的两个旅都有在撤退回来被击溃的可能性……

要知道哪怕将大桥完全损毁,对方也只需要花三个小时就能搭建浮桥重新打通陆路连接,只是没有两桥并用通行效率那么高……”

恰到好处的停顿让中将心理压力很大,他也明白事情按照副师长说的这样发展,先不管实际战局,至少从计划上来说A旅存在被反包围的风险。

而空军那些混蛋还真可能干出这种事!

作为军二代,他是知道陆军一向没有人权:

当初军方为了研究核辐射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多次在没有告知陆军和当地居民的情况下,让陆军士兵进入核爆后的沾染区进行演习,或者直接就指示空军在内华达州的陆军演习场地附近扔核弹。

距离爆心最近的一次只有不到八公里的距离,老兵们都被那近在咫尺的蘑菇云与强光吓傻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又狠狠骂了一句:“狗娘养的空军!”

但面对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凯什中将还是咬着牙下令让A旅的两个营加入南岸的空军机动力量突击编制。

……

事实证明军事指挥并不是政治妥协那样:只需要一个承诺以及默契配合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

尽管因工程量巨大,许多设施并未得到加固、拓宽、加深,但两昼夜的功夫还是让专业的工程兵部队配合部分机械,将前置于主体工事群前的预警战壕体系,从山的坡上延长到小河岸边的田野上。

那里的射界正对着迎面前几天由东煌各式车辆碾压出来的临时土路,二者相距不到一公里。

这并不说明这一公里就是安全的——这片不大的区域散布着警戒用的散兵坑,以及大大小小不规则的雷场,逼迫对方在匆忙间必须按着守备部队的预设轨迹进攻。

同时远处的密林中还会有猎兵进行看守,对企图绕过“马奇诺”的敌人进行监视和骚扰。

米军的装甲突击部队在这条不短(约五公里)的泥路上遭受过了地雷袭击,看着那些明码标价的雷场表示,已经有了一些肝颤:

虽然规模不大,只有少许“幸运儿”不幸被那些大当量的“传统武器”送上了天,但却让这些长年活动在中亚的部队立马回忆起了自己被大夏、波斯老伯伯埋的路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