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120-150毫米的规格,就算是300毫米在这热带雨林环境,除非对方神志不清的构筑工事,否则也很难取得实质上战果,效费比后期部又吃不住,绝对意义上的大炮打蚊子……自行火炮倒还行,但绝对数量上……”
“其实我看过了……”赵刚听着对方侃侃而谈,在话语的末端接过了话头。
“嗯?”后辈疑惑的看着前辈,不知道对方具体指代的是哪一件事情。
“就你的那篇关于林地炮兵使用的概述……”
“哦?有什么问题吗?”
“但是我想问的是:既然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炮兵种类又被严格限制,那么又该如何有效使用他们呢?”当然这个语境特指现下,即周平刚刚提出的使用条件。
少年陷入了沉默,是的,有的时候抬杠十分简单,解决问题的单一状况也不难,但难的是实际状况下的复合问题集锦,如:这么在复杂热带雨林地带快速、有效的展开使用炮兵部队……
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只需要回答:将炮兵编制换成自行火炮,然后把迫击炮编制下放伴随步兵行动即可……
可实际上呢?除非控制反击部队规模然后再将全国的自行火炮部队集中起来,才有可能满足编制上对于火炮的装备缺口。
至于迫击炮?超过80mm的就很难再伴随轻步兵徒步作战了,空降军装备最轻型的100mm迫击炮全重也有52千克,更别说陆军自用型号,无论是炮本身的负重,还是足量能提供一整场小型战役的炮弹数量……
“唉……老实说面对这种环境必须得承认不是单靠炮兵这单一兵种能够完全应对的了——对方只需要在山林里埋伏,哪怕缅国军那抓来的壮丁兵只有老掉牙的75小姐也能在八公里有效射程中完成火力覆盖给予在公路沿线未能展开的炮兵相当沉重的打击……而应付同等级的对手炮兵,前哨进行侦查的步兵探测范围至少得在15公里以上……这批假想敌大多数原苏西娅和露西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卖给他们的老旧牵引炮……”
看着刚哥垮下来的侧脸周平继续自顾自的说到:“而且炮兵部队的还需要呈呈梯队布置——最前方是能够相对灵活做出反应的迫击炮,同时它们也提供前期火力压制敌方近程伏兵的任务,其次是稍微调整阵位就可以完成开炮任务并能在任务完成后及时转移的自行火炮,他们拥有更加良好的射程和更大的口径能够接替迫击炮并能够压制更远的敌方火力,为数量庞大的牵引炮群赢得更多展开的时间……”
“为什么在你的序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