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该是欺上门来了,那战便是(3 / 6)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5789 字 7个月前

指挥使骆养性检举,因此被赐死。由此,周延儒推荐的王应熊自然也不会被崇祯皇帝所用,就又回了四川。

然后,京师被破,崇祯皇帝下落不明,福王在南京登基称帝。

弘光帝就任王应熊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楚、郧、贵、广悉听应熊节制,专剿张献忠,给银三万两,赐尚方宝剑。

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弘光帝就光给了名头而已,王应熊手中压根没兵。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四川有很多豪杰之士散尽家财举兵对抗张献忠,于是,他就给这些人封官,归于他麾下,共计有罗于莘、侯天锡、曾英、王祥、杨展等人。

这些人中,以曾英、王祥、杨展三人最是骁勇善战,立下战功最多。但是要说这三人中最厉害的,功劳最大的,还是属于曾英,重庆,就是曾英收复的。

但是,王祥是王应熊的家仆出身,因此,王应熊封官的时候,就给了王祥更高的官位为副将,也就是副总兵,而曾英一直为参将不得升。

由此,曾英就开始不服王应熊了。

此时的王应熊,驻节播州司,也就是后世的遵义。而王祥则驻防綦江,和重庆的曾英成犄角之势。

重庆,曾英手下战将最多,一个个都是赫赫有名,于大海、李占春、李定、余冲、胡鸣凤等等,正在商议军情。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他是准备攻打张献忠,打得张献忠放弃成都走川北。

不过此时,他还在商议着呢,忽然就见他手下水师统领之一的陶可法,几乎是跑着冲入了大堂。

曾英见他如此失态,顿时一惊,但是再看他表情,却是一脸惊喜,就又是意外。

他还没有来得及问,就听到陶可法用非常兴奋的语气说道:“公子,大喜,大喜啊……”

曾英为人倜傥有武才,喜欢救人之急,时人多赞赏他,号“曾公子”。他手下的悍勇之士甚多,就是因为服他。

此时,大堂内的这些人听到之后,都是有些意外。

大喜?如今之乱世,还能有什么大喜?

好在不需要他们问,就听陶可法已经接着说道:“陛下领军灭了满清,几乎光复了半壁江山了,听说很快就会杀来我们蜀地了!”

一听这话,在场这些武将,一个个都是反驳了起来。

“陛下领军?你糊弄个鬼啊,前阵子不是说南京被满清鞑子打下了么,怎么又领军灭了满清?”

“可不就是,该不是你做梦梦到了吧?真的是一厢情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