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够专业才是人才(2 / 4)

明朝第一弄臣 鲈州鱼 3377 字 2021-06-18

其实也不光是江南人这样,就连边镇的那些军将,也都喜欢把亲兵变成家丁,觉得成了父子兵,这样才能安心上阵。

再高一层,才是杨敏提到的幕僚。而幕僚也是有区分的,一种是高品大员养的那种,也就是所谓的清客,这种人一般都会有些才气名声,只是仕途不得志,所以只好寄人篱下,双方算是个互惠惠利的关系,一方出名气,另一方出钱财。

另一种则是官场的特有现象了,科举出身的官僚,一般都不太擅长搞实务,一是不会,二来也没那个精力。背书背了大半辈子,好多人出仕的时候已经两鬓斑白,哪里还有那么多精力去搞那些繁杂事务啊?

所以,地方官上任的时候,至少也得带个师爷,官职大的话,还得聘些文吏之类幕僚,然后官老爷就可以一盏清茶一壶酒,安享父母官生涯了。

可现在讨论的是要出海做生意,或者去打劫,带幕僚做什么啊?算账的话,只要找个账房先生就行了,这种人各家都有的是,何必要去外聘呢?

没错,常春藤书院和传统意义上的书院不一样,那里什么都教,做实业的那些,也确实需要那里培训出来的工匠。但是,总不成那里还教人怎么打劫吧,培养专业的海盗?这事儿怎么想怎么滑稽啊。

“杨大人,我等都是拥护皇上仁政的义民,常春藤书院乃是皇家书院,为了光大书院的门楣,使其名扬天下,我等也是义不容辞,愿尽微薄之力,可是……”同道们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杨庸也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说出了众人的顾虑。

“礼聘什么的都好说,天子门生肯屈尊,那是咱们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只要他们肯来,我等自当奉若上宾,只是这贡献度来之不易,这个……”他有些为难的搓了搓手。

“是啊,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下?”有带头的,附和两句就没什么压力了,杨庸这边一迟疑,马上就有人跟进。

高薪厚禄都好说,就当是养了几个清客就是,说不定曰后有了差池,还能当护身符使,毕竟人家是天子门生,都相当于从前的进士了。

但是贡献度这玩意太宝贵了,要是积累的多,甚至可以直接找个地方当总督,天,这可是封疆大吏,谁能舍得用这玩意换几个读书人呢?没听说过吗?百无一用是书生。

“杨员外误会了,招募人员是福利,不是强行指定的,若是不想招募的话,也不会有人勉强的。”杨敏呵呵一笑,解释道:“说实在的,书院的毕业生非常抢手,皇家海军的军官们天天都盼着呢,要不是侯爷开了金口,哪里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