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经老脸蜡黄,像是便秘发作好几天了似地,这明明就是皇上您的意见好哇?怎么又栽赃到老夫头上了啊?这出头鸟果然是不能做啊!
“……”杨廷和等人也是面面相觑,很显然,皇上又顽皮了,他就是纯心胡搅蛮缠,进士授官,明明就应该平均分配,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可皇上却来了个一刀切。
对进士们来讲,都进翰林不能算很理想,可也算不上坏,总归是留在了京城,而且最重要的一段阅历也有了;而后面那个,显然只要不傻,就不会愿意去,那是真正的发配啊,放在从前,至少也得是得罪了尚书这种级别的大佬,才会受到这种待遇的。
这一次皇上用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众人对视一眼,心下都是了然。
讲道理?那是没用的,皇上摆明了不打算讲道理。先前想好的以昏君无道,激起天下义愤也行不通,因为皇上摆出了两个选择,其中一个看起来还不错。
没错,在场的六个人都很清楚,这些入了翰林的进士,也许再也没有出来当官的机会了,可那些进士自己未必这么想啊。
当翰林,本来就是熬资历呢,少说也得在里面呆个三年五载的,十年八年也不算长,谁能预料曰后如何啊?没准儿士党翻身,到时候就有机会封阁拜相了呢。
所以,谁反对,谁就会被皇上栽赃,然后吸引天下士人的仇恨;不反对,就会让皇上得逞,正是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从前的手段都用不出了,想彻底翻脸来硬的吧,还不行。
没错,皇帝正在倒行逆施不假,但离激起天下之怨,使散乱的天下士林得以齐心合力还差那么一点。除了利益最一致,受到的损失也最大的江南士人外,就连一直很团结的晋党内部都无法达成统一,也只能个不上不下的局面。
为今之计,也只能看着皇上步步紧逼了,而反击的手段,也只能用阴谋了,众人再次相顾,对视中看见的,是同伴坚定的眼神。
……“诸位,老夫身体不适,先行告退。”也有不那么坚定的,出了太和门,李东阳一拱手,便飘然而去,显然对除夕定下的计策,依然持保留态度。
“介夫,皇上说要取消各地关卡,你怎能轻易答允,他明明就是为了天津那边……”周经也不理会李东阳,径自向杨廷和抱怨道。
李东阳这幅不死不活的样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士党内部也有不少非议,要不是现在朝中形势危急,肯定早就有人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