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考试确实很有趣(2 / 4)

明朝第一弄臣 鲈州鱼 3081 字 2021-06-18

些眼晕。

光是题目也就罢了,最奇葩的是,这考卷的最顶端还有一堆小字,杨慎凝目一看,发现竟然是些说明事项!这模式很奇葩,说明的内容也很古怪。

首先是答题时间,上面写的明白,考试时间共三个小时,其中文史两小时,算学一小时,这是文科生的规矩,理科生反之。一共才一个半时辰,对比会试,这时间简直可以用仓促来形容了。

然后是答题格式,上面写的分明,不限文体格式,推荐用白话,也可以用骈文,要是实在忍不住,用诗词来表述也无妨,皆不影响成绩。

看到这里,杨慎听到周围传出了一片吞口水的声音,他很理解其他考生的心情。

这考试实在太怪异了,不限格式倒也罢了,居然推荐用白话,这不是坑爹吗?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写固定格式的八股文,然后才是诗词、骈文,白话……这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吗?

杨慎自己倒不奇怪,天津的官吏经常,不,应该说始终都是面对百姓和商人的,那些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稍微深奥些的词句,他们就会摸不到头脑了。不管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不脱离群众,掌握好白话都是很有必要的。

何况从小学毕业,来大学应试的人也为数不少,那些人可是从零开始学习的,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认几千个字,并且书写顺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写骈文,或者作诗词那就太过玄幻了,不是每个人都向冠军侯那样天纵奇才的。

最后,答题的字数也不限,要是写的少,就在卷子上作答,那里的留白已经足够;写的太多,超出了也不要紧,写在白纸上,附在后面就是了。这后面还有个括号……杨慎也不知道这个符号叫括号,不过他也知道,这玩意八成是做补充说明用的,括号里面写着:适可而止方为上。也就是说,出题的人告诉考生,你们最好少写点,否则……嗯,以皇上的风格推断,潜台词大概就是:太多了,朕就懒得看了。

饶是杨慎做足了准备,而且还得了李兆先的提示,可他还是缓了缓神,这才重新将精神集中起来,不是他承受能力差,实在是这考试太奇葩。

想到这位世兄,杨慎略一侧头,用眼角的余光往右手边扫了一眼,只见李兆先已经笔走龙蛇开始答题了,一边答题,这人脸上也是眉飞色舞的,好像那题目本身就是一片绝世好文似的。

李世兄在这里,果然是如鱼得水啊,默默感叹一声,杨慎转过头来,开始看题目了。

开头已经如此了,正题当然也不会太靠谱,这不,第一道题目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