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具体的,张彩也已经有了猜测,书院那边固然需要他,也容不得他放手,而那个呼之欲出的参政院……只怕也需要个领头的吧?
这个职位非同小可,形成定制之后,足可与原本的首辅相提并论了,当然,权力是不可能有首辅那么大的,可单说威望的话,却不在首辅之下啊。
张彩也是个聪明人,他并不打算和唐伯虎别苗头,如今皇权势力大涨,新生的位置多得是,关键还是要抢得先机,抢在其他人前面才是硬道理。
“所以说啊,以后还有没有士林还不知道呢,即便有,恐怕也不是现在这种局面的士林了,皇上可是说了,要推广百家之学,到时候,孔子也不过是先贤诸圣当中的一个罢了,可能还是不起眼的那种。”张彩由衷的发出了一声感叹。
“可是少爷,就算如此,您也不用这么着急吧?小的估摸着,除了您,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没人想得到,干嘛不先看看风色再说呢?”
“你知道什么?知道么,那个王守仁要回来了,不抢在他头里,那就连口汤都未必有的喝了。”张彩不耐烦的喝道。
“王守仁?这人本事很大?才华比少爷你还要高不成?为啥从来都没听说过?”
“我虽然有些自信,就算比起唐大人,也自认不落下风,可比起王守仁,唉,那我就差得远了……”张彩的语气有些低沉。
他对王守仁的了解也不多,最初是从法学院的教材开始的。
那教材用词直白易懂,却不显粗鄙;讲述的道理不深,却条条发人深省;论点不脱俗套,可经常会别出机枢,还每每与候德坊等宣传机构所持的观点暗合。
张彩开始也很疑惑作者的身份,细想之下,也有所领悟。那些机构一脉相承,秉持的都是谢宏倡导的东西,也就是说,作者是个传统的读书人,有选择的受了谢宏的影响,而且还是有选择的和谢宏在合作。
这人肯定不是唐伯虎,不单是才学问题,也不光是唐伯虎事务缠身,导致分身乏术,而是他受谢宏影响颇深,行事风格与谢宏颇有些大同小异,和那个作者表露出来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再想到王守仁之前的举动和去向,张彩也是恍然大悟。这人既有才学,又得谢宏看重,更是兼容百家,很明显,他就是自己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正面比拼怕是没什么胜算,包括唐伯虎在内,京城的皇党都是主动投靠的,除了工匠之外,从来就没听说过冠军侯主动招揽过什么人,跟别提招揽还招揽不到的了。
可王守仁偏偏就是,冠军侯在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