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嫌疑了。
“张公和介夫说的都有道理,天赐良机不假,可事在人为,那谢宏素来诡计百出,若我等只是坐视,也许又会给他留下机会,此番须得仔细筹谋,彻底断了他的后路才是。”
洪钟的情绪也已经平复下来了,代之的是少见的狠厉。这话不是说洪御史平时很温柔,只是他很少会把杀伐果断的一面表露出来罢了。
不单是他,但凡是有些身份的,谁也不会总是咬牙切齿的发狠,毕竟都是朝中大员,终究得讲个矜持,保持风度不是么?
“宣之说的是,”王鏊颔首赞同道:“天公作美,让他的屯田策化作了泡影,为今之计,就是要彻底掐断他的命脉,不让一粒米进入辽东!”
“只是……辽东灾荒,朝廷若是不加赈济,难保没有变乱,届时该当应对?”说话的是梁储,这人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角色,朝争之时,他并不显山露水,只是泯然众人,不过士党之前的几次谋划当中,却都有他的身影在。
“有变乱也无妨,只须把消息放出去,说上天降罪,皆因谢宏,他既是辽东巡抚,辽东军民自然也是归怨于他……然后再令蓟镇封闭山海关,不使乱民东来,自可保得京畿无虞,只是……那谢宏的动向,才是令人忧虑。”
王鏊淡然一笑间,已经决定了关外数十万军民的生死大事,偏偏在座诸人也都不以为意,李东阳虽然略皱了下眉头,嘴唇也是微动,可终究还是未曾开口。
“王阁老此言何解?”杨廷和与李东阳终归还是有所不同,这位虽然以儒雅圆滑著称,可骨子里的狠辣其实更在王鏊之上。
前世的历史上,宁王欲叛乱,声势闹得不小,堪称天下皆知,王守仁数度上表,疾言其事,他和梁储等阁臣却只是坐视乱起,黎民百姓的生死又何尝放在他们的心上了?
辽东乃是边镇,如今不过几十万军民,可宁王叛乱之地却是在大明腹心之地,若是祸乱江南,甚至重演靖难之役,那死伤到底会有多少,就只有天知道了。
那时他既然可以坐视,如今当然也不会因为王鏊的话而有所动摇,若是有人细心观察对照的话,就会发现,在座众人,神色有变化的,只有李东阳一人而已。
“一是那谢宏可能会故技重施,再去掠抢邻邦……”王鏊深恶痛绝的说道。
抢女真这样的恭顺部落,抢朝鲜这样的属国,这些罪行简直令人发指,完全不顾天朝上国的威仪了。
就算是汉朝的那个霍去病,虽然也是得天子宠信,因而跋扈非常。
可他进行